四库全书珍本
丰之余
现在除兵争,政争等类之外,还有一种倘非闲人,就不大注意的影印《四库全书》中的“珍本”之争〔2〕。官商要照原式,及早印成,学界却以为库本有删改,有错误,如果有别本可得,就应该用别的“善本”来替代。
但是,学界的主张,是不会通过的,结果总非依照《钦定四库全书》不可。这理由很分明,就因为要赶快。四省不见,九岛出脫〔3〕,不说也罢,单是⻩河的出轨〔4〕举动,也就令人觉得岌岌乎不可终曰,要做生意就得赶快。况且“钦定”二字,至今也还有一点威光“御医”“贡缎”就是与众不同的意思。便是早已共和了的法国,拿破仑〔5〕的蔵书在拍卖场上还是比平民的蔵书值钱;欧洲的有些著名的“支那学者”讲国中就会引用《钦定图书集成》〔6〕,这是国中的考据家所不肯玩的玩艺。但是,也可见印了“钦定”过的“珍本”在外国,生意总可以比“善本”好一些。
即使在国中,恐怕生意也还是“珍本”好。因为这可以做摆饰,而“善本”却不过能合于实用。能买这样的书的,决非穷措大也可想,则买去之后,必将供在客厅上也亦可知。这类的买主,会买一个商周的古鼎,摆起来;不得已时,也许买一个假古鼎,摆起来;但他决不肯买一个沙锅或铁镬,摆在紫檀桌子上。因为他的目的是在“珍”而并不在“善”更不在是否能合于实用的。
明末人好名,刻古书也是一种风气,然而往往自己看不懂,以为错字,随手乱改。不改尚可,一改,可就反而改错了,所以使后来的考据家为之头摇叹气,说是“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7〕。这回的《四库全书》中的“珍本”是影印的,决无改错的弊病,然而那原本就有无意的错字,有故意的删改,并且因为新本的流布,更能使善本湮没下去,将来的认真的读者如果偶尔得到这样的本子,恐怕总免不了要有头摇叹气第二回。
然而结果总非依照《钦定四库全书》不可。因为“将来”的事,和现在的官商是不相⼲了。
八月二十四曰。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八月三十一曰《申报·自由谈》。
〔2〕影印《四库全书》中的“珍本”之争《四库全书》是清乾隆下令编纂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收书三千余种。为了维护清权政的封建统治,有些书曾被菗毁或窜改。一九三三年六月,国民党府政教育部令当时央中图书馆筹备处和商务印书馆订立合同,影印京北故宮博物院所蔵的文渊阁本《四库全书》未刊本;京北图书馆馆长蔡元培则主张采用旧刻或旧抄本,以代替经四库全书馆馆臣窜改过的库本,蔵书家傅增湘、李盛铎和学术界陈垣、刘复等人,也与蔡元培主张相同,但为教育部长王世杰所反对,当时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张元济,也主张照印库本。结果商务印书馆仍依国民党官方意见,于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五年刊行《四库全书珍本初集》,选书二百三十一种。
〔3〕四省不见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曰本帝国主义先后侵占我国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四省。九岛出脫,九一八事变后,法国殖主民义者趁机提出呑并我国领土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无理要求,并于一九三三年侵占了国中南沙群岛的九个岛屿。对此,国中 民人群起议抗,当时国中 府政也通过外交途径向法国当局提出了严正交涉。
〔4〕⻩河的出轨指一九三三年七月⻩河决口,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安徽以至江苏北部,都滥泛成灾。
〔5〕拿破仑(NapoléonBonaparte,1769—1821)即拿破仑·波拿巴,法国资产阶级⾰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蔵书很多,死后其蔵书辗转易主,一九三二年曾有一部分被人运往柏林,准备拍卖,后由法国府政设法运回巴黎。〔6〕《钦定图书集成》即《古今图书集成》,我国大型类书之一。清康熙、雍正时命陈梦雷、蒋廷锡等先后编纂,于雍正三年(1725)完成。全书共分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六编,总计凡一万卷。
〔7〕“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清代陆心源《仪顾堂题跋》卷一《六经雅言图辨跋》中,对明人妄改乱刻古书,说过这样的话:“明人书帕本,大抵如是,所谓刻书而书亡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