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
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能够做什么?如果这也算是一个问题的话,我想大多数的成年人会和我一样,眉头也不皱一下就回答:除了玩耍,应该就是躺在父⺟温暖的怀抱里撒娇了。这种答案好像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孩子嘛,不都是这样的吗?但那天晚上无意中在电视里看到的一个节目,让我知道了原来一个连走路都还有些摇摇晃晃的三四岁的孩子,也能做这么多的事情。
那是一个访谈节目,被访谈的对象是一个叫鑫秋的扎着一对羊角辫的七八岁的小女孩和她戴着墨镜的爸爸。在鑫秋四岁之前,她和其他的同龄的小朋友们一样是一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尽管家里并不富有,但是很温馨,因为有爱她的爸爸和妈妈。但这美好的一切因为一场从天而降的遭遇夜一之间全都改变了。
鑫秋的爸爸在一次突发的枪击事件中不幸双目失明,作为一家之主而且还是唯一钱赚养家的顶梁柱来说,这一晴天霹雳的打击简直是要人的命。鑫秋的爸爸是再也看不见五彩缤纷的世界了,全家人也跟着一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之中。谁都知道以后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未来的曰子又该怎么过呢?没有人能够回答。
鑫秋的妈妈难以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感到前途无望,决定放弃鑫秋的爸爸和这个一贫如洗的家,要带着鑫秋一起远走⾼飞。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时只有三岁多的的鑫秋竟然说不愿意跟妈妈一起走,她要留下来和爸爸在一起,最后是鑫秋的妈妈一个人走了。
主持人问鑫秋,你当时还那么小,为什么说要留下来呢?鑫秋眨巴着明亮的大眼睛说,我知道爸爸的眼睛再也看不见了,要是我们都走了,那就只剩下爸爸一个人了,所以我要留下来帮爸爸挟菜,爸爸叫我做什么我就帮他做什么。鑫秋那天真无琊的回答令现场的有些观众忍不住掉下了眼泪,也感动了电视机前的我。
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再加上一个双目刚刚失明的男人和一个只有三四岁的孩子一起过曰子,这种举步维艰的生活是可想而知的。鑫秋的爸爸自己也感到前途茫然,看不到一丝希望,就想到了杀自,是小小的鑫秋又一次救了爸爸。
主持人问鑫秋以前为什么不喜欢吃水果?鑫秋像是做错了事情一样,不好意思地看了爸爸一眼,说我其实很喜欢吃苹果的。有一次,我在家门口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小朋友的妈妈买回了很多苹果、桔子和香蕉,让小朋友回家吃。我有些羡慕地回家和爸爸说了,但看见爸爸脸上的表情很悲惨吧(一片笑声),我就连忙说自己最不喜欢吃水果了。主持人笑着问,那现在喜欢吃水果了?鑫秋露出灿烂的笑容点了点头。
主持人又笑着问鑫秋的爸爸,鑫秋为什么说你当时的表情很悲惨?鑫秋的爸爸沉默了一会,因为脸上戴了一个很大的墨镜,因而也看不清脸上的表情,只是用低沉的声音说,孩子那时候虽然很小,但很懂事,知道家里没钱买所以才说不喜欢吃的。作为爸爸,听孩子这么一说,当时的心情很不好受,脸上的表情肯定也好不到哪去了。主持人接着问,听说你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振作起来的?鑫秋的爸爸说,是呀,自从那之后我就认真考虑了,已经死过两次的人就算不为自己,为了我女儿我也得振作精神。所以从那时候开始学习盲人摩按的,现在已经租房子开了自己的摩按院了(一片掌声)。
主持人转过脸去问鑫秋,听说是你每天接送爸爸去学习摩按的?鑫秋点了点头。主持人说,你那时候才四五岁,从你家到摩按院要走两里地,一去一回就是四里地了,中间还要转两趟车,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的?鑫秋歪着小脑袋瓜,想了想说,第一次去是有人带我们去的,告诉我应该在哪带爸爸上车应该在哪带爸爸下车,我在路上记住了一些,后来没记住的就让人家在地上画给我看,慢慢的我就记住了。主持人不停地点着头,说,听说你每天晚上还要帮爸爸洗脚?鑫秋嘻嘻笑了几下,说,爸爸学会摩按以后,每天都是站着给人摩按,很辛苦的,为了能让爸爸放松一下就帮他洗脚了。
电视里接着放了几分钟的短片,画面是鑫秋的爸爸正在给人摩按,鑫秋问爸爸午饭想吃什么,爸爸一边做事一边说想吃⻩瓜和番茄炒蛋,然后小鑫秋就⾝上斜背着一个小布包,独自一个人穿过车水马龙的马路去菜场。在菜场里,鑫秋像个经验丰富的行家一样在那里仔细挑选⻩瓜和番茄,然后付钱提着袋子回家。在简陋的厨房里,鑫秋用自己那双稚嫰单薄的小手像大人一样洗米切菜炒菜,忙个不停。一切都做好了以后,鑫秋有说有笑地和爸爸坐在一起吃饭,还不停地为爸爸挟菜。现场的很多观众一边看一边用纸巾擦眼泪,我也一样。
主持人问鑫秋,你爱爸爸吗?鑫秋睁大眼睛嗯了一声,并重重地点了点头。主持人接着问,那你知道自己为爸爸做了什么吗?鑫秋歪着头,很认真地想了想,骄傲地说道,我带爸爸走出了黑暗(掌声雷动)。
主持人问鑫秋的爸爸,我们都知道了你的女儿很爱你,听说你为了表达自己对女儿的爱,还专门学习了音乐,不但歌唱得好还为女儿写了一首歌?鑫秋的爸爸摸起放在⾝边的吉他,说是的,歌名就叫《鑫秋》,说完,开始了自弹自唱。里面有这样几句歌词:你是一盏小小的明亮的灯/照亮我的前程/她给我力量/她使我坚強/你是一盏小小的明亮的灯/给我温暖/给我光明。歌曲轻快动听,真挚感人,赢得了一片掌声。这掌声既是送给鑫秋的爸爸,也是送给鑫秋的。大人都没能做到的事情,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却做到了,这怎能不令我们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