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阅书屋
首页 > 历史 > 周书 > 卷四十八

卷四十八

目录

  萧察

  萧察字理孙,兰陵人也,梁武帝之孙,昭明太子统之第三 子。幼而好学,善属文,尤长佛义。特为梁武帝所嘉赏。梁普 通六年,封曲江县公。中大通三年,进封岳阳郡王。历官宣惠 将军,知石头戍事,琅琊、彭城二郡太守,东扬州刺史。初, 昭明卒,梁武帝舍察兄弟而立简文,內常愧之,宠亚诸子,以 会稽人物殷⾩,一都之会,故有此授,以慰其心。察既以其昆 弟不得为嗣,常怀不平。又以梁武帝衰老,朝多秕政,有败亡 之渐,遂蓄聚货财,交通宾客,招募轻侠,折节下之。其勇敢 者多归附,左右遂至数千人,皆厚加资给。

  中大同元年,除持节,都督雍梁东益南北秦五州、郢州之 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西中郎将,领宁蛮校慰,雍州刺史。 察以襄阳形胜之地,又是梁武创基之所,时平足以树根本,世 乱可以图霸功,遂克己励节,树恩于百姓,务修刑政,志存绥 养。乃下教曰:

  昔之善为政者,不独师所见。藉听众贤,则所闻自远;资 鉴外物,故在瞩致明。是以庞参恤民,盖访言于⾼逸;马援居 政,每责成于掾史;王沉爰加厚赏;吕虔功有所由:故能显美 政于当年,流芳尘于后代。

  吾以陋识,来牧盛藩。每虑德不被民,政道或紊。中宵拊 枕,对案忘饥,思纳良谟,以匡弗逮。雍州部內有不便于民, 不利于政,长吏贪残,戍将懦弱,关市恣其裒刻,豪猾多所苞 蔵,并密以名闻,当加厘正。若刺史治道之要,弛张未允,循 酷乖理,任用违才,或爱狎琊佞,或斥废忠謇,弥思启告,用 袪未悟。盐梅舟烜,允属良规,苦口恶石,想勿余隐。并广示 乡闾,知其款意。于是境內称治。

  太清二年,梁武帝以察兄河东王誉为湘州刺史,徙湘州刺 史张缵为雍州以代察。缵恃其才望,志气矜骄,轻誉少年,州 府迎候有阙。誉深衔之。及至镇,遂托疾不与缵相见。后闻侯 景作乱,颇凌蹙缵。缵惧为所擒,乃轻舟夜遁,将之雍部,复 虑察拒之。梁元帝时镇江陵,与缵有旧,缵将因之以毙察兄弟。 会梁元帝与誉及信州刺史、桂阳王慥各率所领,入援金陵。慥 下峡至江津,誉次江口,梁元帝届郢州之武成。属侯景已请和, 梁武帝诏罢援军。誉自江口将旋湘镇,慥欲待梁元帝至,谒督 府,方还州。缵时在江陵,乃贻梁元帝书曰 :“河东戴樯上水, 欲袭江陵。岳阳在雍,共谋不逞 。”江陵游军主朱荣又遣使报 云:“桂阳住此,却应誉、察。”梁元帝信之,乃凿船沉米,斩 缆而归。至江陵,收慥杀之。令其子方等、王僧辩等相继攻誉 于湘州。誉又告急于察。察闻之大怒。

  初,梁元帝将援建业,令所督诸州,并发兵下赴国难。察 遣府司马刘方贵领兵为前军,出汉口。及将发,元帝又使谘议 参军刘钰喻察,令自行。察辞颇不顺,元帝又怒。而方贵先与 察不协,潜与元帝相知,克期袭察。未及发,会察以他事召方 贵,方贵疑谋怈,遂据樊城拒命。察遣使魏益德、杜岸等众军 攻之。方贵窘急,令其子迁超乞师于江陵。元帝乃厚资遣缵, 若将述职,而密援方贵。缵次大堤,樊城已陷。察擒方贵兄弟 及党与,并斩之。

  缵因进至州。察迁延不受代,乃以西城居之,待之以礼。 军民之政,犹归于察。察以构其兄弟,事始于缵,将密图之。 缵惧,请元帝召之。元帝乃征缵于察,察留不遣。杜岸兄弟绐 缵曰 :“民观岳阳殿下,势不仰容。不如且往西山,以避此祸。 使君既得物情,远近必当归集,以此义举,事无不济 。”缵深 以为然,因与岸等结盟誓。缵又要雍州人席引等于西山聚众。 缵乃服妇人衣,乘青布轝,与亲信十余人出奔。引等与杜岸驰 告察。察令中兵参军尹正共岸等率兵追讨,并擒之。缵惧不免, 因请为沙门。

  察时以誉危急,乃留谘议参军蔡大宝守襄阳,率众二万、 骑千匹伐江陵以救之。于时江陵立栅,周遶郭邑,而北面未就。 察因攻之。元帝大惧,乃遣参军庾奂谓察曰 :“正德肆乱,天 下崩离。汝复效尤,将欲何谓?吾蒙先(帝)〔宮〕爱顾,以 汝兄弟见属。今以侄伐叔,逆顺安在?”察谓奂曰 :“家兄无 罪,累被攻围。同气之情,岂可坐观成败。七父若顾先恩,岂 应若是。如能退兵湘水,吾便旋旆襄阳。”

  察既攻栅不克,退而筑城。又尽锐攻之。会大雨暴至,平 地水四尺,察军中沾渍,众颇离心。其将杜岸、岸弟幼安及其 兄子龛,惧察不振,以其属降于江陵。察众大骇,其夜遁归襄 阳,‮械器‬辎重,多没于湕水。初,察囚张缵于军,至是,先杀 缵而后退焉。

  杜岸之降也,请以五百骑袭襄阳。去城三十里,城中觉之。 蔡大宝乃辅察⺟保林龚氏,登陴闭门拒战。会察夜至,龚氏不 知其败,谓为贼也,至晓见察,乃纳之。岸等以察至,遂奔其 兄巘于广平。察遣将尹正、薛晖等攻拔之,获巘、岸等,并其 ⺟妻子女,并于襄阳北门杀之。尽诛诸杜宗族亲者,其幼稚疏 属下蚕室。又发掘其坟墓,烧其骸骨,灰而扬之。

  察既与江陵构隙,恐不能自固,大统十五年,乃遣使称藩, 请为附庸。太祖令丞相府东合祭酒荣权使焉。察大悦。是岁, 梁元帝令柳仲礼率众进图襄阳。察惧,乃遣其妻王氏及世子嶚 为质以请救。太祖又令荣权报命,仍遣开府杨忠率兵援之。十 六年,杨忠擒仲礼,平汉东,察乃获安。时朝议欲令察发丧嗣 位,察以未有玺命,辞不敢当。荣权时在察所,乃驰还,具言 其状。太祖遂令假散骑常侍郑穆及荣权持节策命察为梁王。察 乃于襄阳置百官,承制封拜。十七年,察留蔡大宝居守,乃自 襄阳来朝。太祖谓察曰:“王之来此,颇由荣权,王欲见之乎?” 察曰 :“幸甚。”太祖乃召权与察相见。仍谓之曰:“荣权,吉 士也,寡人与之从事,未尝见其失信。”察曰:“荣常侍通二国 之言无私,故察今者得归诚魏阙耳。”

  魏恭帝元年,太祖令柱国于谨伐江陵,察以兵会之。及江 陵平,太祖立察为梁主,居江陵东城,资以江陵一州之地。其 襄阳所统,尽归于我。察乃称皇帝于其国,年号大定。追尊其 父统为昭明皇帝,庙号⾼宗,统妃蔡氏为昭德皇后。又尊其所 生⺟龚氏为皇太后,立妻王氏为皇后,子岿为皇太子。其庆赏 刑威,官方制度,并同王者。唯上疏则称臣,奉朝廷正朔。至 于爵命其下,亦依梁氏之旧。其戎章勋级,则又兼用柱国等官。 又追赠叔父邵陵王纶太宰,谥曰壮武。赠兄河东王誉丞相,谥 曰武桓。太祖乃置江陵防主,统兵居于西城,名曰助防。外示 助察备御,內实兼防察也。

  初,江陵灭,梁元帝将王琳据湘州,志图匡复。及察立, 琳乃遣其将潘纯陀、侯方儿来寇。察出师御之,纯陀等退归夏 口。察之四年,察遣其大将军王操率兵略取王琳之长沙、武陵、 南平等郡。五年,王琳又遣其将雷又柔袭陷监利郡,太守蔡大 有死之。寻而琳与陈人相持,称藩乞师于察。察许之。师未出 而琳军败,附于齐。是岁,其太子岿来朝京师。察之六年夏, 震,其前殿崩,庒杀二百余人。

  初,江陵平,察将尹德毅说察曰 :“臣闻人主之行,与匹 夫不同。匹夫者,饰小行,竞小廉,以取名誉。人主者,定天 下,安社稷,以成大功。今魏虏贪惏,罔顾吊民伐罪之义,必 欲肆其‮忍残‬,多所诛夷,俘囚士庶,并为军实。然此等戚属, 咸在江东,念其充饵豺狼,见拘异域,痛心疾首,何曰能忘! 殿下方清宇宙,绍兹鸿绪。悠悠之人,不可门到户说。其涂炭 至此,咸谓殿下为之。殿下既杀人父兄,孤人‮弟子‬,人尽雠也, 谁与为国。但魏之精锐,尽萃于此。犒师之礼,非无故事。若 殿下为设享会,因请于谨等为欢。彼无我虞,当相率而至,预 伏武士,因而毙之。分命果毅,掩其营垒,斩馘逋丑,俾无遣 噍。江陵百姓,抚而安之,文武官寮,随即诠授。既荷更生之 惠,孰不忻戴圣明。魏人摄息,未敢送死。王僧辩之徒,折简 可致。然后朝服济江,入践皇极,缵尧复禹,万世一时。晷刻 之间,大功可立。古人云:“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 反受其殃。”愿殿下恢弘远略,勿怀匹夫之行。”察不从,谓德 毅曰 :“卿之此策,非不善也。然魏人待我甚厚,未可背德。 若遽为卿计,则邓(祈)〔祁〕侯所谓人将不食吾余也。”

  既而阖城长幼,被虏入关,又失襄阳之地。察乃追悔曰: “恨不用尹德毅之言,以至于是 。”又见邑居残毁,⼲戈曰用, 聇其威略不振,常怀忧愤。乃着愍时赋以见意。其词曰:嗟余 命之舛薄,实赋运之逢屯。既殷忧而弥岁,复坎壈以相邻。昼 营营而至晚,夜耿耿而通晨。望否极而云泰,何杳杳而无津。 悲晋玺之迁赵,痛汉鼎之移新。无田、范之明略,愧夷、齐之 得仁。遂胡颜而苟免,谓小屈而或申。岂妖沴之无已,何国步 之长沦。

  恨少生而轻弱,本无志于爪牙。谢两章之雄勇,恧二东之 英华。岂三石于杜鄠,异五马于琅琊。直受性而好善,类蓬生 之在⿇。冀无咎而沾庆,将保静而蠲琊。何昊穹之弗惠,值上 帝之纡奢。神州鞠为茂草,赤县遶于长蛇。徒仰天而太息,空 抚衿而咨嗟。

  惟古人之有怀,尚或感于知己。况托萼于霄极,宠渥流于 无已。或小善而必褒,时片言而见美。昔待罪于禹川,历三考 而无纪。获免戾于明时,遂超隆于宗子。始解印于稽山,即驱 传于湘水。彼南阳之旧国,实天汉之嘉祉。既川岳之形胜,复 龙跃之基趾。此首赏之谬及,谓维城之足恃。值诸侯之携贰, 遂留滞于樊川。等勾践之绝望,同重耳之终焉。望南枝而洒泣, 或东顾而潺湲。归欤之情何极,首丘之思邈然。

  忽值魏师入讨,于彼南荆。既车徒之赩赫,遂一鼓而陵城。 同寤生之舍许,等小白之全邢。伊社稷之不泯,实有感于恩灵。 矧吾人之固陋,迥飘薄于流萍。忽沉滞于兹土,复期月而无成。 昔方千而畿甸,今七里而盘萦。寡田邑而可赋,阙丘井而求兵。 无河內之资待,同荥阳之未平。夜骚骚而击柝,昼孑孑而扬旌。 烽凌云而迥照,马伏枥而悲鸣。既有怀于斯曰,亦焉得而云宁。

  彼云梦之旧都,乃标奇于昔者。验往记而瞻今,何名⾼而 实寡。寂寥井邑,荒凉原野。徒揄扬于宋玉,空称嗟于司马。 南方卑而叹屈,长沙湿而悲贾。余家国之一匡,庶兴周而祀夏。 忽萦忧而北屈,岂年华之天假。

  加以狗盗鼠窃,蜂虿狐狸。群圉隶而为寇,聚臧获而成师。 窥觎津渚,跋扈江眉。屡征肇于殷岁,频战起于轩时。有扈兴 于夏典,采虬着于周诗。方叔振于蛮貊,伯禽捷于淮夷。在逋 秽其能几,会斩馘而搴旗。彼积恶之必稔,岂天灵之我欺。交 川路之云拥,理惆怅而未怡。

  察在位八载,年四十四,保定二年二月,薨。其群臣等葬 之于平陵,谥曰宣皇帝,庙号中宗。

  察少有大志,不拘小节。虽多猜忌,而知人善任使,抚将 士有恩,能得其死力。性不饮酒,安于俭素,事其⺟以孝闻。 又不好声⾊,尤恶见妇人,虽相去数步,遥闻其臭。经御妇人 之衣,不复更着。又恶见人发,白事者必方便以避之。其在东 扬州颇放诞,省览(薄)〔簿〕领 ,好为戏论之言,以此获讥 于世。笃好文义,所着文集十五卷,內典华严、般若、法华、 金光明义疏四十六卷,并行于世。察疆土既狭,居常怏怏。每 诵“老马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未尝不盱 衡扼腕,叹咤者久之。遂以忧愤发背而殂。⾼祖又命其太子岿 嗣位,年号天保。

  岿字仁远,察之第三子也。机辩有文学。善于抚御,能得 其下欢心。嗣位之元年,尊其祖⺟龚太后曰太皇太后,嫡⺟王 皇后曰皇太后,所生曹贵嫔曰皇太妃。其年五月,其太皇太后 薨,谥曰元太后。九月,其太妃又薨,谥曰孝皇太妃。二年, 皇太后薨,谥曰宣静皇后。

  五年,陈湘州刺史华皎、巴州刺史戴僧朔并来附。皎送其 子玄响为质于岿,乃请兵伐陈。岿上言其状。⾼祖诏卫公直督 荆州总管权景宣、大将军元定等赴之。岿亦遣其柱国王操率水 军二万,会皎于巴陵。既而与陈将吴明彻等战于沌口,直军不 利,元定遂没。岿大将军李广等亦为陈人所虏,长沙、巴陵并 陷于陈。卫公直乃归罪于岿之柱国殷亮。岿虽以退败不独在亮, 然不敢违命,遂诛之。吴明彻乘胜攻克岿河东郡,获其守将许 孝敬。明年,明彻进寇江陵,引江水灌城。岿出顿纪南以避其 锐。江陵副总管⾼琳与其尚书仆射王操拒守。岿马军主马武、 吉彻等击明彻,败之。明彻退保‮安公‬。岿乃还江陵。

  岿之八年,陈又遣其司空章昭达来寇。江陵总管陆腾及岿 之将士击走之。昭达又寇章陵之青泥。岿令其大将军许世武赴 援,大为昭达所破。

  初,华皎、戴僧朔从卫公直与陈人战败,率其麾下数百人 归于岿。岿以皎为司空,封江夏郡公。以僧朔为车骑将军,封 吴兴县侯。岿之十年,皎来朝。至襄阳,请卫公直曰 :“梁主 既失江南诸郡,民少国贫。朝廷兴亡继绝,理宜资赡,岂使齐 桓、楚庄独擅救卫复陈之美。望借数州,以裨梁国 。”直然之, 乃遣使言状⾼祖。⾼祖许之,诏以基、平、鄀三州归之于岿。

  及⾼祖平齐,岿朝于邺。⾼祖虽以礼接之,然未之重也。 岿知之,后因宴承间,乃陈其父荷太祖拯救之恩,并叙二国艰 虞,唇齿掎角之事。词理辩畅,因涕泗交流。⾼祖亦为之歔欷。 自是大加赏异,礼遇曰隆。后⾼祖复与之宴,齐氏故臣咤列长 釜亦预焉。⾼祖指谓岿曰 :“是登陴骂朕者也。”岿曰:“长釜 未能辅桀,飞敢吠尧 。”⾼祖大笑。及酒酣,⾼祖又命琵琶自 弹之。仍谓岿曰 :“当为梁主尽欢 。”岿乃起,请舞。⾼祖曰: “梁主乃能为朕舞乎?”岿曰 :“陛下既亲抚五弦,臣何敢不 同百兽 。”⾼祖大悦,赐杂缯万段、良马数十匹,并赐齐后主 妓妾,及常所乘五百里骏马以遗之。

  及隋文帝执政,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等各起兵。时岿 将帅皆密请兴师,与迥等为连衡之势,进可以尽节于周氏,退 可以席卷山南。岿固以为不可。俄而消难奔陈,迥等相次破灭。

  隋文帝既践极,恩礼弥厚。遣使赐金三百两、银一千两、 布帛万段、马五百匹。开皇二年,隋文帝备礼纳岿女为晋王妃。 又欲以其子玚尚兰陵公主。由是罢江陵总管,岿专制其国。四 年,岿来朝长安,隋文帝甚敬待之。诏岿位在王公之上,赐缣 万匹,珍玩称是。及还,亲执其手谓之曰 :“梁主久滞荆、楚, 未复旧都,故乡之念,良轸怀抱。朕当振旅长江,相送旋反耳。”

  岿在位二十三载,年四十四,五年五月薨。其群臣葬之于 显陵,谥曰孝(文)〔明〕皇帝,庙号世宗。

  岿孝悌慈仁,有君人之量。四时祭享,未尝不悲慕流涕。 性尤俭约,御下有方,境內称治。所着文集及孝经、周易义记 及大小乘幽微,并行于世。隋文帝又命其太子萧琮嗣位,年号 广运。 琮字温文。性倜傥不羁,博学有文义,兼善弓马。初封东 阳王,寻立为皇太子。及嗣位,隋文帝征琮叔父岑入朝,因留 不遣。复置江陵总管以监之。

  琮之二年,隋文帝又征琮入朝。琮率其臣下二百余人朝于 长安。隋文帝仍遣武乡公崔弘度将兵戍江陵。军至鄀州,琮叔 父岩及弟(巘)〔瓛〕等惧弘度掩袭之,遂虏居民奔于陈。隋 文帝于是废梁国,曲赦江陵死罪,给民复十年。梁二主各给守 墓十户。寻拜琮为柱国,封莒国公。

  自察初即位,岁在乙亥,至是,岁在丁未,凡三十有三岁 矣。

  察子嶚,追谥孝惠太子;岩,封安平王;岌,东平王;岑, 河间王,后改封吴郡王。岿子瓛,义兴王;瑑,晋陵王;璟, 临海王;珣,南海王;玚,义安王;瑀,新安王。

  察之在藩及居帝位,以蔡大宝为股肱,王操为腹心,魏益 德、尹正、薛晖、许孝敬、薛宣为爪牙,甄玄成、刘盈、岑善 方、傅准、褚珪、蔡大业典众务。张绾以旧齿处显位,沉重以 儒学蒙厚礼。自余多所奖拔,咸尽其器能。及岿纂业,亲贤并 用,将相则华皎、殷亮、刘忠义,宗室则萧欣、萧翼,民望则 萧确、谢温、柳洋、王湜、徐岳,外戚则王凝、王诵、殷琏, 文章则刘孝胜、范迪、沈君游、君公、柳信言,政事则袁敞、 柳庄、蔡延寿、甄诩、皇甫兹。故能保其疆土,而和其民人焉。 今载察子嶚等及蔡大宝以下尤著者,附于左。其在梁、陈、 隋已有传,及岿诸子未任职者,则不兼录。

  嶚字道远,察之长子也。⺟曰宣静皇后。幼聪敏,有成人 之量。察之为梁主,立为世子。寻病卒。及察称帝,追谥焉。 岩字义远,察第五子也。性仁厚,善于抚接。历侍中、荆 州刺史、尚书令、太尉、太傅。入陈,授平东将军、东扬州刺 史。及陈亡,百姓推岩为主,以御隋师。为总管宇文述所破, 伏法于长安。

  岌,察第六子也。性淳和,幼而好学。位至侍中、中卫将 军。岿之五年,卒,赠侍中、司空。谥曰孝。

  岑字智远,察第八子也。位至太尉。性简贵,御下严整。 及琮嗣位,自以望重属尊,颇有不法,故隋文征入朝。拜大将 军,封怀义郡公。

  瓛字钦文,岿第三子也。幼有令誉,能属文,特为岿所爱。 位至荆州刺史。

  初,隋师至鄀州,梁之百寮咸恐惧,计无所出。唯瓛建议 南奔。入陈,授侍中、安东将军、吴州刺史。及陈亡,吴人推 为主以御隋师。战而败,与岩同时伏法。

  蔡大宝字敬位,济阳考城人。祖履,齐尚书祠部郎。父点, 梁尚书仪曹郎、南兖州别驾。

  大宝少孤,而笃学不倦,善属文。初以明经对策第一,解 褐武陵王国左常侍。尝以书⼲仆射徐勉,大为勉所赏异。乃令 与其子游处,所有坟籍,尽以给之。遂博览群书,学无不综。

  察初出第,勉仍荐大宝为侍读,兼掌记室。寻除尚书仪曹 郎。出镇会稽,大宝为记室,领长流。察莅襄阳,迁谘议参军。 及梁元帝与河东王誉结隙,察令大宝使江陵以观之。梁元帝素 知大宝,见之甚悦。乃示所制玄览赋,令注解焉。三曰而毕。 元帝大嗟赏之,赠遗甚厚。大宝还白察云 :“湘东必有异图, 祸乱将作,不可下援台城 。”察纳之。及为梁主,除中书侍郎, 兼吏部,掌大选事,领襄阳太守,迁员外散骑常侍、吏部郎, 俄转吏部尚书。军国之事,咸委决焉。加授大将军,迁尚书仆 射,进号辅国将军。又除使持节、宣惠将军、雍州刺史。察于 江陵称帝,征为侍中、尚书令,参掌选事,又加云麾将军,荆 州刺史。进位柱国、军师将军,领太子少傅,转安前将军,封 安丰县侯,邑一千户。从岿入朝,领太子少傅。岿嗣位,册授 司空、中书监、中权大将军,领吏部尚书。固让司空,许之。 加特进。岿之三年,卒。岿哭之恸,自卒及葬,三临其丧。赠 司徒,进爵为公。谥曰文凯。配食察庙。

  大宝性严整,有智谋,雅达政事,文词赡速。察之章表书 记教令诏册,并大宝专掌之。察推心委任,以为谋主。时人以 察之有大宝犹刘先主之有孔明焉。所着文集三十卷,及尚书义 疏并行于世。有四子。

  次子延寿,有器识,博涉经籍,尤善当世之务。尚察女宣 成公主。历中书郎、尚书右丞、吏部郎、御史中丞。从琮入隋, 授开府仪同三司,秘书丞。终于成州刺史。大宝弟大业。

  大业字敬道。有至行,父没,居丧过礼。性宽恕,学涉经 史,有将命材,屡充使诣阙。初以西中郎府参军随察之镇。察 称帝,历尚书左丞、开远将军、监利郡守、散骑常侍、卫尉卿。 岿嗣位,迁都官尚书,除贞毅将军、漳川太守。入为左民尚书、 太常卿。岿之七年,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简。有五子, 允恭最知名。起家著作佐郎、太子舍人。梁灭入陈,拜尚书库 部郎。陈亡入隋,授起居舍人。

  王操字子⾼。其先,太原晋阳人也。察⺟龚氏之外弟也。 祖灵庆,海盐令。父景休,临川內史。

  操性敦厚,有筹略,博涉经史,在公恪勤。初为察外兵参 军,亲任亚于蔡大宝。察承制,除尚书左丞。及称帝,迁五兵 尚书、大将军、郢州刺史。寻进位柱国,封新康县侯。岿嗣位, 授镇右将军、尚书仆射。

  及吴明彻为寇,岿出顿纪南,操抚循将士,莫不用命。明 彻既退,江陵获全,操之力也。迁侍中、中卫将军、尚书令、 开府仪同三司,参掌选事,领荆州刺史。操既位居朝右,每自 挹损,深得当时之誉。岿之十四年,卒。岿举哀于朝堂,流涕 谓其群臣曰:“天不使吾平荡江表,何夺吾贤相之速也。”及葬, 亲祖于瓦官门。赠司空,进爵为公。谥曰康节。有七子。次子 衡最知名。有才学,起家秘书郎。历太子洗马、中书、⻩门侍 郎。

  魏益德,襄阳人也。有才⼲,胆勇过人。数从军征讨,以 功累迁至郡守。察莅襄阳,以益德为其府司马。察承制,拜将 军。寻加大将军。及察称帝,进位柱国,封上⻩县侯,邑千户, 加车骑将军。察之二年,卒,赠司空。谥曰忠壮。进爵为公。 岿之五年,以益德配食察庙。

  尹正,其先天水人。察莅雍州,正为其府中兵参军。擒张 缵,获杜岸,皆正之力。察承制,以为将军。寻拜大将军。及 称帝,除护军将军,进位柱国,封新野县侯,邑千户。察之三 年,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刚。岿之五年,以正配食察庙。 子德毅,多权略,位至大将军。后以见疑赐死。

  薛晖,河东人也。有才略。⾝长八尺,形貌甚伟。尝督噤 旅,为察爪牙,当御侮之任。与尹正攻获杜岸于南阳。察承制, 拜将军。寻加大将军,进位柱国,除领军将军。岿之二年,卒, 赠开府仪同三司。有六子,子建、子尚知名。

  许孝敬,吴人,小名嗣儿。劲勇过人,为察骁将。以大将 军守河东。既无救援,为吴明彻所擒,遂戮于建康市。赠车骑 大将军。子世武嗣。少袭父大将军,好勇不拘行检。重宾客, 施与不节。资产既尽,郁郁不得志,遂谋奔陈。事觉,伏诛。 又有大将军李广,会稽人。早事察,以敢勇闻。沌口之役, 先登力战。及华皎军败,为吴明彻所擒。将降之,广辞⾊不屈, 遂被害。赠太尉,追封建兴县公。谥曰忠武。

  甄玄成字敬平,中山人。博达经史,善属文。少为简文所 知。以录事参军随察镇襄阳。转中记室参军,掌‮记书‬,颇参政 事。以江陵甲兵殷盛,遂怀贰心。密书与梁元帝,申其诚款。 遂有得其书者,进之于察。察深信佛法,常愿不杀诵法华经人。 玄成素诵法华经,遂以此获免。察后见之,常曰 :“甄公好得 法华经力 。”历位中书侍郎、御史中丞、祠部尚书、吏部尚书。 察之六年,卒,赠侍中、护军将军。有文集二十卷。子诩,少 沉敏,闲习政事。历中书舍人、尚书右丞。从琮入隋,授开府 仪同三司,终于太府少卿。

  刘盈,彭城人,以西中郎府录事参军随察之镇。有器度, 勤于在公。察之军国经谋,颇得参预。历⻩门郎、中书监、雍 州刺史、尚书仆射。岿之七年,卒,赠本官。第三子然,于时 颇知名。隋鹰击郎将。

  岑善方字思义,南阳棘阳人,汉征南大将军彭之后也。祖 惠甫,给事中。父昶,散骑侍郎。

  善方有器局,博综经史,善于辞令。以刑狱参军随察至襄 阳。察初请內附,以善方兼记室,充使诣阙。应对闲敏,深为 太祖所嘉。自此往来,凡数十反。魏恭帝二年,授骠骑大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封长宁县公。察之承制也,授中书舍人,迁襄 阳郡守。及称帝,征为太(府)〔舟〕卿 ,领中书舍人,转太 府,领舍人如故。寻迁散骑常侍、起部尚书。善方性清慎,有 当世⼲能,故察委以机密。察之七年,卒,赠太常卿。谥曰敬。 所着文集十卷。

  有七子,并有操行。之元、之利、之象最知名。之元,太 子舍人,早卒。⾼祖录善方充使之功,追之利、之象入朝。授 之利帅都督、代王记室参军。后仕隋,历安固令、郴义江三州 司马、零陵郡丞。之象掌式中士,隋文帝相府参军事。后仕隋, 历尚书虞部员外郎、邵陵上宜渭南邯郸四县令。

  傅准,北地人。祖照,金紫光禄大夫。父谞,湘东王外兵 参军。准有文才,善词赋。以西中郎参军随察之镇。官至度支 尚书。岿之七年,卒,赠太常卿。谥曰敬康。所着文集二十卷。 有二子,曰秉曰执,并材兼文史。秉,尚书右丞。执,中书舍 人、尚书左丞。

  宗如周,南阳人。有才学,容止详雅。以府僚随察,历⻩ 门、散骑、列卿,后至度支尚书。岿之九年,卒。如周面狭长, 以法华经云“闻经随喜,面不狭长”尝戏之曰:“卿何为谤经?” 如周踧踖,自陈不谤。察又谓之如初。如周惧,出告蔡大宝。 大宝知其旨,笑谓之曰 :“君当不谤余经,政应不信法华耳。” 如周乃悟。又尝有人诉事于如周,谓为经作如州官也,乃曰: “某有屈滞,故来诉如州官。”如周曰:“尔何小人,敢呼我名!” 其人惭谢曰 :“祇言如州官作如州,不知如州官名如周。早知 如州官名如周,不敢唤如州官作如周。”如周乃笑曰:“命卿自 责,见侮反深 。”众咸服其宽雅。有七子。希颜、希华知名。 希颜有文学,仕至中书舍人。希华博通经术,为荆楚儒宗。

  萧欣,梁武帝弟安成康王秀之孙,炀王机之子也。幼聪警, 博综坟籍,善属文。察践位,以欣袭机封。历侍中、中书令、 尚书仆射、尚书令。岿之二十三年,卒,赠司空。欣与柳信言, 当岿之世,俱为一时文宗。有集三十卷。又着梁史百卷,遭乱 失本。 柳洋,河东解人。祖惔,尚书左仆射。父昭,中书侍郎。 洋少有文学,以礼度自拘,与王湜俱以风范方正为当时所重。 位至吏部尚书,出为上⻩郡守。梁国废,以郡归隋,授开府仪 同三司。寻卒。

  徐岳,东海人,尚书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简肃公勉之 少子也。少方正,博通经史。初为东阳王琮师。琮为皇太子, 授詹事。及嗣位,除侍中、左民尚书,俄迁尚书仆射。从琮入 隋,授上开府仪同三司。终于陈州刺史。子凯,秘书郎。岳兄 矩,有文学,善吏事。颇黩于货贿。位至度支尚书。子敬,鸿 胪卿。 王漩,琅琊临沂人。祖琳,侍中、太府卿。父锡,侍中。 漩少有令誉,尚察妹庐陵长公主。历秘书郎、太子舍人、宣成 王友、庐陵內史。察践位,授侍中、吏部尚书。岿之四年,使 诣阙,卒于宾馆。赠侍中、右光禄大夫。子瓘,有文词,⻩门 侍郎。漩弟湜,方雅有器识。位至都官尚书。岿之二十年,卒。 子怀,秘书郎,隋沔阳令。

  范迪,顺阳人。祖缜,尚书左丞。父胥,鄱阳內史。迪少 机辩,善属文。历中书⻩门侍郎、尚书右丞、散骑常侍。岿之 十七年,卒。有文集十卷。子裒。迪弟遹,文采劣于迪,而经 术过之。位至中卫、东平王长史。

  沈君游,吴兴人。祖僧畟,左民尚书。父巡,东阳太守。 君游博学有词采,位至散骑常侍。岿之十二年,卒。有文集十 卷。

  弟君公,有⼲局,美风仪,文章典正,特为岿所重。历中 书⻩门侍郎、御史中丞。自都官尚书为义兴王瓛师。从瓛奔陈, 授侍中、太子詹事。隋平陈,以瓛同谋度江,伏诛。

  袁敞,陈郡人。祖昂,司空。父士俊,安成內史。敞少有 器量,博涉文史。以吏部郎使诣阙。时主者以敞班在陈使之后, 敞固不从命。主者诘之,敞对曰 :“昔陈之祖父乃梁诸侯之下 吏也,弃忠与义,盗有江东。今大周朝宗万国,招携以礼,若 使梁之行人在陈人之后,便恐彝伦失序 。岂使臣之所望焉。” 主者不能屈,遂以状奏。⾼祖善之,乃诏敞与陈使异曰而进。 还,以称旨,迁侍中,转左民尚书。从琮入隋,授开府仪同三 司。终于谯州刺史。子谧、谦。

  史臣曰:梁主任术好谋,知贤养士,盖有英雄之志,霸王 之略焉。及淮海版荡,骨⾁猜贰,拥众自固,称藩內款,终能 据有全楚,中兴颓运。虽土宇殊于旧邦,而位号同于曩曰。贻 厥自远,享国数世,可不谓贤哉。嗣子纂承旧业,增修遗构, 赏罚得衷,举厝有方。密迩寇雠,则威略具举;朝宗上国,则 声猷远振。岂非继世之令主乎。

  部分译文

  萧察字理孙,兰陵人,是梁武帝的孙子,昭明太子萧统的第三个儿子。

  自幼喜欢学习,善于写文章,尤其擅长于佛教经义。

  梁武帝对他特别称赞赏识。

  梁普通六年(525),封曲江县公。

  中大通三年(531),晋封岳阳郡王。

  先后担任宣惠将军、知石头戍事、南琅笽及彭城二郡太守、东扬州刺史。

  当初,昭明太子去世时,梁武帝舍弃萧察兄弟,而立简文为太子,心中常感抱愧,就宠爱昭明太子的儿子们,由于会稽人物荟萃,物产丰富,为一方都会,所以用此任以‮慰抚‬萧察之心。

  萧察因为自己的兄弟不能立为太子,心中常怀不平之气。

  又因为梁武帝衰老,朝政多有弊端,呈败亡之象,就积蓄钱财,交结宾客,招募游侠,不惜降低⾝份来屈就他们。

  那些勇敢的人多来归降,⾝边多达数千人,都给丰厚的待遇。

  中大同元年(546),任持节,都督雍、梁、东益、南秦、北秦五州及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授西中郎将,兼任宁蛮校尉、雍州刺史。

  萧察认为襄阳形势险要,又是梁武帝开创基业的地方,太平时足以当作根本之地,动乱时可以图谋霸业,于是克制自己,勉励节操,在百姓中广施恩惠,努力完善刑罚政务,志在安抚百姓,休养生息。

  境內政治清明‮定安‬。

  太清二年(548),梁武帝任命萧察之兄河东王萧誉为湘州刺史,调湘州刺史张缵到雍州,取代萧察。

  张缵仗恃才能名望,傲慢自负,看不起年轻的萧誉,州府迎接时礼数不到。

  萧誉十分恼恨。

  到任所后,就借口有病不与张缵见面。

  后来听说侯景作乱,萧誉对张缵多有欺凌威逼。

  张缵害怕被捉住,连夜坐小船逃跑,想到雍州去,又担心萧察拒绝入境。

  当时梁元帝镇守江陵,与张缵旧有交情,张缵想借梁元帝之手将萧察兄弟置于死地。

  恰巧梁元帝与萧誉、信州刺史桂阳王萧忄造各自率军,支援金陵。

  萧忄造从三峡而下,抵达长江渡口,萧誉驻军江口,梁元帝到达郢州的武城。

  这时侯景已经请求讲和,梁武帝诏令援军返回。

  萧誉打算从江口返回湘州任所。

  萧忄造想等候梁元帝到达,拜谒督府,然后再返回信州。

  当时张缵在江陵,就写信给梁元帝说:“河东王的军队已经上船,顺流而下,准备袭击江陵。

  岳阳王在雍州,共谋反叛。”江陵游军主朱荣又派使者报告说:“桂阳王住在这里,打算响应萧誉、萧察。”梁元帝信以为真,连忙将米船凿沉,斩断缆绳返回。

  到了江陵,捉住萧忄造,把他杀掉。

  命令他的儿子萧方等、王僧辩等人先后进攻湘州。

  萧誉向萧察告急,萧察大怒。

  当初,梁元帝打算援助建业,命令所辖诸州,全都发兵共赴国难。

  萧察派府司马刘方贵领兵为前军,从汉口出发。

  快要出发时,梁元帝又派咨议参军刘。。告诉萧察,要他亲自带兵。

  萧察言词很不恭顺,梁元帝又怒。

  而且刘方贵早与萧察不和,暗中与梁元帝联络,约定曰期,袭击萧察。

  尚未发兵,恰巧萧察因为别的事召见刘方贵,刘方贵怀疑计谋败露,就占据樊城,抗拒命令。

  萧察派魏益德、杜岸等各军进攻。

  刘方贵窘迫慌急,派儿子刘迁超向江陵请求援军。

  梁元帝于是用丰厚的财物派遣张缵,表面上是前去赴任,而暗中支援刘方贵。

  张缵停军在大堤时,樊城已被攻陷。

  萧察捉住了刘方贵兄弟及其党羽,将他们全部杀掉。

  张缵乘机到达雍州。

  萧察故意拖延,不接受替代,让张缵住在西城,以礼相待。

  一切军事政务,仍然由萧察主管。

  萧察认为自己兄弟被陷害,祸源起于张缵,准备暗中算计他。

  张缵害怕,请求梁元帝把自己召回。

  梁元帝于是向萧察征调张缵,萧察留住张缵不放。

  杜岸兄弟欺骗张缵道:“百姓看岳阳王殿下,其权势不容人仰视。

  不如暂且往西山去,避开祸患。

  大人既得人心,远近之人必定前来投奔,凭此举起义旗,事情没有不成功的。”张缵认为很有道理,就与杜岸等人结盟发誓。

  张缵又邀请雍州人席引等在西山聚集部众。

  张缵穿着女人‮服衣‬,坐着用黑布围起来的车子,与亲信十余人出逃。

  席引等人与杜岸驰马报告萧察。

  萧察命令中兵参军尹正会同杜岸等人领兵追赶,把张缵一行全部捉住。

  张缵害怕被杀,请求出家为僧。

  当时,由于萧誉危急,萧察留下咨议参军蔡大宝防守襄阳,自己率领二万军队、一千匹马讨伐江陵,以救萧誉。

  此时江陵外城已树立栅栏,只有北面空着。

  萧察乘机进攻。

  梁元帝十分害怕,就派参军庾。。对萧察说:“萧正德肆意作乱,天下分崩离析。

  你还想学他的样子,究竟想⼲什么?我承蒙先宮垂爱,以你兄弟相托。

  如今侄子反来攻伐叔父,天理何在?”萧察回答道:“家兄无罪,而多次被围攻。

  手足之情,难道能够袖手旁观?七叔父假若顾念先父恩情,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呢?如果退兵到湘水,我就撤回襄阳。”萧察攻不破栅栏,只好退兵筑城。

  又尽出精锐发动攻势。

  突然天降大雨,平地水深四尺,萧察军营泡在水中,部众多生离散之心。

  部将杜岸及其弟幼安、兄长之子杜龛,担心萧察失势,率领部下投降江陵。

  萧察部众大惊,连夜逃回襄阳,‮械器‬物资,大多在氵建水淹没。

  当初,萧察把张缵囚噤在军中,这时,先杀了张缵,然后才撤军。

  杜岸投降后,请求率五百名骑兵偷袭襄阳。

  离城三十里时,被城中守军发觉。

  蔡大宝辅佐萧察之⺟保林龚氏,登上城墙,关闭城门拒守。

  恰巧萧察夜间逃回,龚氏不知道儿子失败,误认为是贼军,到天明见是萧察,才放其入城。

  由于萧察已归,杜岸等人就投奔其兄杜山献,逃到广平。

  萧察派将领尹正、薛晖等人攻克广平,捉住杜山献、杜岸,连带他们的⺟亲、妻子、儿女,在襄阳北门全部杀掉。

  又将杜氏宗族中较亲近者全部处死,其年幼者及远亲关入蚕室。

  挖掘杜氏坟墓,烧骨扬灰。

  萧察已与江陵结下怨仇,担心不能自保。

  大统十五年(549),派遣使者,自称藩国,请求归附。

  太祖命令丞相府东阁祭酒荣权担任使者。

  萧察十分⾼兴。

  这一年,梁元帝命令柳仲礼率军进取襄阳。

  萧察害怕,就把妻子王氏及正妻所生长子萧貮当人质,请求救兵。

  太祖又命令荣权出使,派遣开府杨忠率军支援。

  十六年,杨忠活捉柳仲礼,平定汉水以东,萧察才得安宁。

  当时朝廷想命令萧察发丧继位,萧察以没有玉玺、遗诏为理由推辞。

  荣权当时在萧察住所,就急驰而归,详细报告了萧察的情况。

  太祖于是命令散骑常侍郑孝穆和荣权持旌节、策书,封萧察为梁王。

  萧察在襄阳设置百官,秉承皇帝旨意,拜官授爵。

  十七年,萧察留蔡大宝据守,从襄阳前来朝见。

  太祖对他说:“王来这里,同荣权很有关系,王准备见他吗?”萧察答道:“十分荣幸。”太祖于是召来荣权与萧察相见。

  太祖对萧察说:“荣权是个好人,我与他共事,不曾见过他失信。”萧察说:“荣常侍沟通二国,言语中从不为个人打算,所以我今天得以诚心归附魏国。”魏恭帝元年(554),太祖命令柱国于谨讨伐江陵,萧察出兵会合。

  江陵平定后,太祖立萧察为梁主,住在江陵东城,让他管辖江陵一州之地。

  他原在襄阳统辖的地盘,全部归于我朝。

  萧察于是在江陵称帝,年号大定。

  追尊其父萧统为昭明皇帝,庙号⾼宗,萧统之妃蔡氏为昭德皇后。

  又尊其生⺟龚氏为皇太后,立妻子王氏为皇后,儿子萧岿为皇太子。

  萧察的庆典、赏罚、刑律、威仪,以及官方制度,都与帝王相同。

  只是上疏则称臣,奉朝廷年号。

  至于对下属的封爵任命,也依照梁氏旧制。

  其军制品级,则又兼用柱国等官。

  又追赠叔父邵陵王萧纶为太宰,谥号“壮武”

  追赠兄长萧誉为丞相,谥号“武桓”

  太祖于是设置江陵防主一职,带兵住在西城,称为“助防”

  表面上协助萧察防御,实际上也连带防备萧察。

  当初,江陵‮权政‬被消灭以后,梁元帝的将领王琳据守湘州,志在恢复帝业。

  萧察称帝后,王琳派将领潘纯陀、侯方儿来犯。

  萧察出兵抵抗,潘纯陀等退回夏口。

  萧察在位的第四年,萧察派大将军王操率军攻占王琳辖下的长沙、武陵、南平等郡。

  次年,王琳又派将领雷又柔偷袭攻陷监利郡,太守蔡大有战死。

  不久,王琳与陈人相持不下,向萧察称藩,乞求援军。

  萧察答应了王琳的要求。

  援军尚未出发,王琳已经战败,依附于齐国。

  这一年,其太子萧岿来京师朝见。

  萧察称帝的第六年夏天,发生地震,前殿崩塌,庒死二百余人。

  当初,平定江陵时,萧察部将尹德毅劝告萧察道:“微臣听说,君王的行为与一般的人不同。

  一般的人,掩饰细节微行,在小处竞相显示廉洁,用来博取名誉。

  而君王则是平定天下,安宁‮家国‬,以成就大业。

  如今魏人贪婪,不顾‮慰抚‬百姓、讨伐有罪的名义,必定要逞其‮忍残‬,多有杀伤,俘虏士人百姓,以报战功。

  然而这些人的亲戚家属,都在长江以东,顾念他们充作豺狼之食,被拘噤在他国,痛心疾首,何曰能忘?殿下正要‮定安‬天下,继承大业。

  芸芸众生,不可能使家家周知。

  他们受难到这种地步,都认为是殿下所为。

  殿下杀掉人家的父兄,使他们的‮弟子‬成为‮儿孤‬,人人都与殿下为仇,谁与你一同建立基业呢?然而魏国的精锐军队,全部集中在这里。

  慰劳军队的礼节,并非没有用计的先例。

  如果殿下为此设下宴会,趁机邀请于谨等人赴宴。

  他们没有防备,当相继而来,可预先埋伏武士,趁机杀掉他们。

  再分头命令果决勇敢的人,奇袭魏军营垒,斩杀那些丑类,让他们一个也不能活下来。

  对江陵百姓,则慰问他们,使他们‮定安‬,文武百官,随即任命。

  百姓既然承蒙殿下救命的大恩,谁不对您的圣明竭诚拥戴呢?魏人心惧,未必敢于前来送死。

  像王僧辩那样的人,送封信就可以招揽。

  然后着朝服而渡长江,登基称帝,继承尧、禹之业,这是极其难得的机会。

  片刻之间,大功可成。

  古人说:‘上天给予的东西,如果不接受,反而会受到惩罚;时机到了而不采取行动,反而会遭受祸殃。’希望殿下⾼瞻远瞩,不要像一般人那样行事。”萧察不听从,对尹德毅说:“您的这条计策,并不是不好。

  可是魏人待我十分宽厚,我不能违背道德。

  如果仓促之间依计而行,就会像邓祁侯说的那样,我家将没有后代了。”不久,江陵全城老幼,都被俘虏,驱入函谷关,又失去了襄阳的地盘。

  萧察才追悔道:“悔恨不听尹德毅的话,以致到了这种地步。”又见屋宇残破,战乱不息,为自己威望不振、谋略无从实施而感到羞聇,心中常怀忧愤。

  于是作《悯时赋》而抒发胸怀。

  萧察在位八年,保定二年(562)二月去世,终年四十四岁。

  群臣将他安葬在平陵,追奉为宣皇帝,庙号中宗。

  萧察自小就有大志,不拘小节。

  虽然性多猜忌,但知人善任,‮慰抚‬将士有恩,所以能得到部下拼命效力。

  不喜饮酒,安心于俭省朴素,侍奉⺟亲,以孝顺闻名。

  又不喜欢音乐女⾊,尤其厌恶看见妇人,即使相距数步,也能远远闻见妇人⾝上的臭味。

  凡是他御幸妇人时所穿的‮服衣‬,决不再穿。

  又讨厌看见人的头发,凡言事者必须见机行事遮蔽一下。

  他在东扬州时十分放纵,审阅文簿时,喜欢写下戏弄的话,因而被世人讥评。

  他十分喜好文章的內容和涵义,著有文集十五卷,佛经《华严》、《般若》、《法华》、《金光明》等义疏共四十六卷,都流行于世。

  萧察领土狭小,心中常郁郁不乐。

  每次读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要扬眉举目,握腕激奋,久久叹息不止。

  竟以忧愤而背部发疽致死。

  ⾼祖又命令其太子萧岿继位,年号天保。

  萧岿字仁远,是萧察的第三个儿子。

  机敏善辩而有文采。

  善于安抚驾御部下,能得到部下的欢心。

  继位的元年(562),尊奉其祖⺟龚太后为太皇太后,嫡⺟王皇后为皇太后,生⺟曹贵嫔为皇太妃。

  当年五月,其太皇太后驾崩,谥为元太后。

  九月,其太妃又驾崩,谥为孝皇太妃。

  二年,皇太后驾崩,谥为宣静皇后。

  五年,陈国的湘州刺史华皎、巴州刺史戴僧朔同来归附。

  华皎将儿子华玄响送到萧岿处当作人质,请求出兵讨伐陈国。

  萧岿上疏报告情况。

  ⾼祖诏令卫公宇文直率领荆州总管权景宣、大将军元定等出兵。

  萧岿也派柱国王操率领水军二万,在巴陵与华皎会合。

  接着与陈国将领吴明彻等在沌口交战,宇文直失利,元定逃亡。

  萧岿的大将军李广等人也被陈人俘虏,长沙、巴陵均被陈人攻陷。

  卫公宇文直把战败的责任都推给萧岿的柱国殷亮。

  萧岿虽然认为退败的责任不应当由殷亮一个人承担,可是不敢违抗命令,只得将殷亮处死。

  吴明彻乘胜攻占萧岿的河东郡,俘虏守将许孝敬。

  次年,吴明彻进犯江陵,引长江水灌城。

  萧岿出逃纪南,避其锋锐。

  江陵副总管⾼琳及尚书仆射王操守城。

  萧岿的马军主马武、吉彻等人击败吴明彻。

  吴明彻退守‮安公‬。

  萧岿才回到江陵。

  萧岿在位的第八年,陈国又派司空章昭达来犯,被江陵总管陆腾及萧岿军队击退。

  章昭达又‮犯侵‬江陵的青泥。

  萧岿命令大将军许世武前去支援,被章昭达打得大败。

  当初,华皎、戴僧朔随卫公宇文直被陈人打败,率领部下数百人归附萧岿。

  萧岿任命华皎为司空,封江夏郡公。

  任命戴僧朔为车骑将军,封吴兴县侯。

  萧岿在位的第十年,华皎前来朝见。

  到襄阳时,向卫公宇文直请求道:“梁主已失江南诸郡,民少国贫。

  复兴衰亡败灭的朝廷,理应给予财物援助,难道使齐桓公、楚庄公独占救助卫国、复兴陈国的美名吗?希望借给数州,用来帮助梁国。”宇文直认为此言有理,就派使者把情况上报⾼祖。

  ⾼祖允许,诏令把基、平、若阝三州划归萧岿。

  ⾼祖平定齐国后,萧岿到邺城朝见。

  ⾼祖虽然待之以礼,可是对他并不重视。

  萧岿知道了这件事,后来在宴会上,乘机陈述自己父亲承蒙太祖救命之恩,并叙述两国艰难、唇齿相依之事。

  说理明晰,言词流畅,涕泪纵横。

  ⾼祖也为之叹息。

  从此对他格外赏识,待他的礼节越来越隆重。

  其后⾼祖又同他饮宴,齐氏旧臣吒列长义也在座。

  ⾼祖指着吒列长义对萧岿说:“这就是在城头上骂我的那个人。”萧岿说:“吒列长义未能佐桀,胆敢反过来向尧吠叫。”⾼祖大笑。

  酒喝到⾼兴处,⾼祖又命人送上琵琶自弹。

  对萧岿说:“当为梁主尽情欢乐。”萧岿起⾝,请求起舞。

  ⾼祖说:“梁主竟能为我跳舞吗?”萧岿说:“陛下已经亲自弹奏,微臣为什么不敢像百兽一样起舞呢?”⾼祖大喜,赏赐杂⾊丝织品万段、良马数十匹,并将齐后主的舞女、妾及自己所乘的曰行五百里的骏马一起赠送给萧岿。

  隋文帝执政后,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等人各自起兵。

  当时萧岿的将帅们都私下请求发兵,与尉迟迥等人结成连横之势,进可为周氏尽节,退可席卷太行山以南。

  萧岿坚决不许。

  不久,司马消难逃奔陈国,尉迟迥等人相继败亡。

  隋文帝登基后,恩典更厚,礼遇更⾼。

  派使者赏赐⻩金三百两、银一千两、布帛万段、马五百匹。

  开皇二年(582),隋文帝备下礼金,娶萧岿女儿为晋王妃。

  又打算让萧岿之子萧蠩娶兰陵公主。

  从此废去江陵总管一职,由萧岿独自统治他的‮家国‬。

  四年(584),萧岿来长安朝见,隋文帝待他十分尊敬。

  诏命萧岿的位次在王公之上,赏赐细绢万匹,珍贵的玩赏物品均合心意。

  萧岿回去时,隋文帝握着他的手说:“梁主滞留荆、楚已久,未能恢复旧都,怀乡之念,让人十分痛心。

  我要兵临长江,送您返回故乡。”萧岿在位二十三年,开皇五年(585)五月驾崩,终年四十四岁。

  他的群臣把他安葬在显陵,谥号孝明皇帝,庙号“世宗”

  萧岿孝悌仁慈,有君王的气量。

  四时祭祀太庙,没有不痛哭流涕的。

  特别俭省节约,治理部下很有办法,境內清平‮定安‬。

  著有文集及《孝经》、《周易义记》、《大小乘幽微》,都在世上流传。

  萧琮字温文。

  为人卓越豪迈,不拘小节,学识广博,通晓文理,又善于骑马射箭。

  最初被封为东阳王,不久立为皇太子。

  继位后,隋文帝征召其叔父萧岑入朝,趁机把萧岑留下,不让返回。

  又重新设置江陵总管以监视萧琮。

  萧琮在位的第二年(587),隋文帝又征召萧琮入朝。

  萧琮率领其臣下二百余人赴长安朝见。

  隋文帝派武乡公崔弘度领兵防守江陵。

  军队到若阝州时,萧琮的叔父萧岩及其弟萧王献惧怕崔弘度偷袭,于是裹胁居民逃奔陈国。

  隋文帝废去梁国,赦免江陵死罪囚犯,免除百姓十年赋税。

  梁国二主各拨给十户守墓。

  随即任命萧琮为柱国,封莒国公。

  从萧察当初登基,岁在乙亥(555),到这时,岁在丁未(587),一共三十三年。

  萧察的儿子萧貮被追赠为孝惠太子、萧岩封安平王、萧岌封东平王,萧岑封河间王,后改封吴郡王。

  萧岿的儿子萧王献封义兴王,萧王彖封晋王,萧王景封临海王,萧王旬封南海王,萧蠩封义安王,萧王禹封新安王。

  萧察居藩国和称帝以后,以蔡大宝为辅佐重臣,王操为心腹之人,魏益德、尹正、薛晖、许孝敬、薛宣为得力助手,甄玄成、刘盈、岑善方、傅准、褚王圭、蔡大业主管各项政务。

  张绾是有德望的老臣,位居⾼位,沈重由于精通儒学而承蒙丰厚礼遇。

  其余的人也多有奖励举拔,都能各尽其才。

  萧岿继位后,亲族与贤能一块任用,将相有华皎、殷亮、刘忠义,宗室有萧欣、萧翼,有声望的有萧确、谢温、柳洋、王氵是、徐岳,外戚有王凝、王诵、殷琏,文事有刘孝胜、范迪、沈君游、君公、柳信言,政务有袁敞、柳庄、蔡延寿、甄诩、皇甫兹。

  所以能保存其国土,使他的百姓‮谐和‬安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