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听南怀瑾讲《论语》(4)
孔子说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在于这个人能否对父⺟尽孝,对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乃至陌生之人是否友爱。“而好犯上者鲜矣”:孝敬父⺟、关爱他人的人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仁爱之心,这种人是不会危害社会的。如果从“情商”的意义去理解“孝”一个人拥有了“孝”那么他自然也就拥有均衡的、良好的品性,这个人的处世能力、责任心和智性,是应该受到信赖的。
然而,我们还不能仅仅从浅薄的“成功学”意义上理解孝道——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孝道”是带有自我強迫性质的,也是靠不住的。南先生虽然在外国人面前夸耀东方文化的“孝”但面对现实,他也不得不遗憾地指出,现代国中社会,也差不多削成了丁字架的形象。从选拔公务员強调“孝”这一点上也反证出,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孝已经离真情越来越遥远。
国中古代有一首《劝孝歌》,里面有两句话:“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语句直白而深刻。孝是一切道德和爱心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学问之道在做人,建立自己的人生,完善內心的修养“本立而道生”孝是爱的根本,也是爱的最初形式,一个连父⺟都不爱的人,又会对谁付出真心呢?
仅仅养活父⺟不是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据南先生解释,孔子说他那个时代的人不懂孝,以为只要能够养活父⺟便是孝了。而“犬马皆能有养”即便饲养一只狗、一匹马也都会喂饱它、养活它,因此仅仅养活父⺟并不是孝。
孔子所处的时代有许多道德约束,尚有许多人无法理解孝的真谛,而当今社会更是如此。孝不仅仅是形式,而是一种发自內心的真挚情感,是一种爱的心情。曾有一则公益广告将此意抒发得淋漓尽致:一位年迈的⺟亲在中秋佳节之时満心欢喜,精心准备了饭菜,最终却只等来了儿女们的电话,顿时神情落寞。充裕的物质生活只是表面的形式,老人甘愿每天耝茶淡饭,只要儿女能够常回家陪伴,这让人不由得想起多年前的一首歌——《常回家看看》,怕是所有父⺟的心声吧。
曾读过一则故事,儿子回乡办完父亲的丧事,要⺟亲随他进城,⺟亲执意不肯离开清静的乡下,说过不惯都市的生活。儿子没有勉強⺟亲,说好以后每个月寄300元生活费。这个村子十分偏僻,邮递员一个月才来一两次;近年来村子里外出打工的人多了,因此邮递员在村里出现的曰子便是留守老人的节曰。每次邮递员一进村就被一群大妈、大婶和老奶奶围住,争先恐后地问有没有自家的信件,然后又三五人聚在一起或传递自己的喜悦或分享他人的快乐。这天,邮递员交给⺟亲一张汇款单,⺟亲脸上洋溢着喜悦,说是儿子寄来的。这张3600元的⾼额汇款单在大妈大婶们手里传来传去,每个人都是一脸的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