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罗斯柴尔德
庞劲东点点头:“我也这样想!”
“那我们就安心享受吧!”米丽娅摸索着找到了车上的冰箱,从里面取出一瓶酒和几个杯子,然后说:“看来他们为我们准备的很充分!”
庞劲东接过酒倒満,用中文感慨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愁来明⽇愁。”
三个人一边畅饮起来,一边享受着沿途的风光。
在山路上开了一个小时左右后,车子到达了一座充満北欧风情的别墅前,之前的那个犹太人将庞劲东等人一路带到了别墅的书房。
书房里面站着一个年过不惑的男人,头顶的小黑帽标识他也是一个犹太人。
“你好,庞先生,我是奥多。罗斯柴尔德。”这个人见到庞劲东,热情的握了一下手。
奥多。罗斯柴尔德中等⾝材,长得很壮实。和那两个犹太人一样,仅凭第一印象就能给人十分精明感觉的。庞劲东很仔细的注意到,他没有胡须。
胡须对于犹太人有不一般的意义,传说亚当的胡须很多,犹太人于是视胡子为神赐之物。《旧约圣经》中规定男人不剃胡须和鬓⽑,现在以⾊列的犹太人仍然遵守这一戒律,其他地方的犹太人剃胡须的习惯却已很普遍。但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严格遵循犹太教戒律的,从奥多。罗斯柴尔德细嫰光滑的下巴来看,他应该不是刮了胡须,而是本就不长。
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其实很关键,因为与罗斯柴尔德家族事业的奠基人,老罗斯柴尔德留下的一份遗嘱有关。
自从得知里维参议员的幕后支持者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后,庞劲东注意搜集了许多关于这个家族、乃至其他著名犹太家族的资料。
由于罗斯柴尔德家族始终蒙着神秘的面纱,导致许多关于这个家族的传言流行,其中真假参半。庞劲东了解到,有这样一条曾得到其他犹太家族间接承认的说法。大约在二百年前,老罗斯柴尔德…即梅耶。罗斯柴尔德…在临终前,对他的后代提出了五点要求。
第一、所有的家族行银中的要职,必须由家族內部人员担任,绝对不能任用外人,而且只有男家族人员能够参与家族商业活动;
第二、坚持族內通婚,防止财富稀释和外流;
第三、绝对不准对外公布财产情况;
第四、在财产继承上,绝对不准律师介⼊。
第五、每家的长子作为各家首领,只有家族一致同意,才能另选次子接班。
老罗斯柴尔德有五个儿子,分别在五个家国经营金融事业。这个家族后来不断开枝散叶,规模越酚大起来,铸就了罗斯柴尔德金融帝国,同时在二百年的时间里始终坚守着这个遗嘱。
虽然犹太人在历史上由于各种原因不断与外族通婚,甚至北非还有黑⽪肤的犹太人,但是从这个遗嘱的第二条规定来看,奥多。罗斯柴尔德的⾝上应该没有混⼊外族⾎统的机会。也就是说,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遗传特征,在立下这份遗嘱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确定下来了。虽然这一规定后来放宽到可以与其他犹太行银家族通婚,甚至也可以考虑到遗传上的变异问题,但是奥多。罗斯柴尔德这幅与其它犹太行银家迥异的相貌,似乎说明了他有异族⾎统。但是任何违反这份遗嘱的人,将失去一切财产继承权,奥多。罗斯柴尔德的⽗亲应该不会冒此大不违。
见庞劲东一直盯着自己的下巴,奥多。罗斯柴尔德笑了笑,略有些尴尬的说:“请坐吧!”
庞劲东三人落座后,另外两个犹太人悄无声息的出去了,临走前关好了房门。
奥多。罗斯柴尔德看了看米丽娅和尼克,若有所思的问庞劲东:“不知道庞先生现在是否方便谈些事情!”
庞劲东点点头:“当然!”
尼克见状,知趣的站起⾝来,告诉庞劲东:“我们出去等你!”
“不用!”庞劲东按住了尼克的肩膀,缓缓的说:“我没有任何事情需要背着我的弟兄们!”
尼克和米丽娅对视了一眼,坐在那里不动了,但是不说一句话。
奥多。罗斯柴尔德问:“庞先生,可以叫你杰瑞吗?”
“当然可以!”
“那太好了。”顿了顿,奥多。罗斯柴尔德继续说:“你可以叫我奥多,我希望能够以亲切的气氛开始我们的谈。”
庞劲东直截了当的问:“不知道你找我来有什么事?”
奥多。罗斯柴尔德显然不想直接把谈话切⼊正题,而是问庞劲东:“你们喝咖啡吗?”
米丽娅和尼克摇了头摇,庞劲东则说:“我比较喜喝茶!”
奥多。罗斯柴尔德一边冲泡咖啡,一边说:“我曾去过国中,在那里喝过很多种茶。必须承认我还是很喜茶的味道的,可惜这里只有咖啡,而且还是速溶的。”
“你们西方人通常会喝一点红茶,事实上在我们家国,茶叶的种类何止上百。”
“我领略过!”奥多。罗斯柴尔德喝了一口咖啡,带着一种仰慕的神情说:“茶文化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远远胜过咖啡,就像你们国中人的文明一样。”
“谢谢夸奖!”如果奥多。罗斯柴尔德直接称赞庞劲东本人,始终保持警惕的庞劲东会无动于衷,但是对自己家国的这种称赞,却让庞劲东很受用。
“在我看来,你们国中人和我们犹太人,毫无疑问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民族。”
“我在国內的时候,曾经听到过这样一种说法:‘这个世界上的财富在犹太人的口袋里,智慧在华人的脑袋里。’在国外的这些年,我意识到这种说法不尽正确。更加贴近事实的表述应该是:‘犹太人喜把财富装在脑袋里,华人喜把智慧放在口袋里。’。”
奥多。罗斯柴尔德笑了笑,说:“你的这个评价很生动,也很形象!”
“如果说到财富,在罗斯柴尔德家族面前,没有人可以说自己是富有的。”由于奥多。罗斯柴尔德一直顾左右而言他,庞劲东便把话题转移到罗斯柴尔德家族。
奥多。罗斯柴尔德并不接过庞劲东的话,而是说:“我很钦佩国中人的智慧,你们的智慧使得欧洲人还处于黑森林的时候,就诞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
既然奥多。罗斯柴尔德热衷于比较中西方文明,庞劲东便⼲脆奉陪了:“遗憾的是在最近的三四百年时间里,这种智慧驻⾜不前,不但没有继续创造伟大的思想家,让华中文明陷⼊僵滞,而且让欧洲人青出于蓝。”
“东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个过于宏大的命题,我对此并没有进行过任何系统的研究,所以就不献丑做任何评论了。只是我个人仍然对国中人的智慧抱有充⾜的信心,杰瑞能够让第七佣兵团扬威南美洲的丛林,正是这种智慧使然。”奥多。罗斯柴尔德此时似乎有趣兴把谈话步⼊正题了。
庞劲东微笑着问:“你对雇佣兵很了解吗?”
“谈不上了解,但是有过许多接触!”
奥多。罗斯柴尔德的这句话,多少有些出乎庞劲东意料之外。在庞劲东看来,奥多。罗斯柴尔德这样的大资本家,似乎很难和雇佣兵扯上关系。如果犹太人基于一些见不得光的目的,使双方有所接触还是情理之中的,那么奥多。罗斯柴尔德所谓“许多接触”就让人难以理解了。
奥多。罗斯柴尔德看出了庞劲东的疑惑,又笑了笑,缓缓的说:“在过去的数十年间,我们曾经聘请雇佣兵抓获了许多纳粹战犯!”
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犹太复国主义者让以⾊列这个家国成为现实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全球追捕,曾对犹太人欠下累累⾎债的纳粹战犯。采取的手段或公开,或隐蔽;或合法,或违法。而且无论其他家国 府政态度如何,他们仍然几十年如一⽇,锲而不舍,最终让一千多名纳粹战犯得到了惩罚。
但是世人普遍认为,追捕纳粹战犯的工作,主要是由“摩萨德”负责的。直到今天听到奥多。罗斯柴尔德的这句话,庞劲东才知道原来地下雇佣兵也有份参与其中。
摩萨德全称为“以⾊列报情和特殊使命局”是伴随着“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发展和以⾊列国的成立而形成的。
以⾊列立独以前,巴勒斯坦地区一个犹太秘密军事组织“哈加纳。”这个组织专门秘密购买武器装备,然后向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偷运,同时还组织向这个地区非法移民。而为这些活动收集报情的,则是一个附属“哈加纳”的报情机构…“沙亚。”以⾊列立国之后“哈加纳”为“以⾊列国防军”所代替“沙亚”则为“对外报情机构”所代替,这就是摩萨德的前⾝。
以⾊列的军队、察警和外机构其实都有自己的报情系统,但最重要的当数摩萨德。虽然摩萨德的许多活动,都是借助与国防军突击队或西方大国报情机构的合作才成功的,但人们往往把功绩都算在摩萨德头上,这就更加大了它的神秘光环。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东的几次大战,弹丸之地的以⾊列都能占尽上风,摩萨德居功至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它首先搞到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M国公布之后震动了全球;六十年代,从伊拉克偷走当时最先进的米格21战机;它还曾组织突击队远程奔袭乌⼲达首都恩德培机场,成功解救一百多名人质,而自己却只牺牲了一个人…
虽然摩萨德的大部分活动都不为人所知,但仅上述这些公开的部分,就令摩萨德和M国央中 报情局、Y军国情5局、前苏联克格比肩而立,被公认为全球四个最強大的报情和特工机构。
摩萨德的眼线遍布各国府政的中枢和⾼层,技术⽔平之⾼,在全球也难有与之匹敌者。据说它的“飞箭”特工队,曾光顾过所有家国的使领馆,甚至⽩宮也不在话下。有消息称,他们掌握了M国许多政要的电话。甚至还有消息说,摩萨德掌握了克林顿与莱温斯基长达三十个小时情意绵绵的录音,并曾想以此要挟克林顿。
⽩宮和以⾊列方面对此都矢口否认,称摩萨德早就有规定,不准在M国从事非法谍报行动。然而摩萨德的最⾼准则是:为了家国利益,没有什么不能⼲的。
想到以⾊列摩萨德的这些骄人战绩,庞劲东就有些为自己的家国感到汗颜。就在以⾊列人对纳粹战犯宁可杀错、绝不放过的时候,自己的家国却主动放弃了RB的战败赔款,而且本着“以德报怨”的精神,对那些犯下滔天罪行的战犯,大笔一挥就特赦了。
不过摩萨德追捕纳粹战犯的事,庞劲东只是停留在从书本上获取到的內容,远不像对M国现时政治这样有切⾝的体会。因为摩萨德最辉煌的时候,庞劲东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等到庞劲东成为了雇佣兵,追捕纳粹逃犯的工作基本上没什么进展了,因为主要战犯都已辞世,一些无关紧要的战犯也年逾花甲,能否撑到审判的时候还是一个问题。
看了看奥多。罗斯柴尔德,庞劲东表明了自己的惊讶:“我以为纳粹战犯都是摩萨德抓的!”
“可以这么说!”奥多。罗斯柴尔德点点头,然后补充说:“不过也有很多例外的,这主要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到八十年代,一些纳粹战犯很有势力。他们逃亡之前卷走了大量的财富,逃到其他家国后,或是组建新纳粹组织,或是经营生意,有的成了黑社会的头目,有的甚至还有小小的人私军队。在这种情况下,摩萨德直接出击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伤亡…”
未免伤害到庞劲东的自尊,奥多。罗斯柴尔德不想过于直⽩的表露出,自己把雇佣兵当作工具使用,因此说到这里就停顿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