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百年之计
ps:晚上还有一章,12点左右,求推荐票!
军之所处,必生荆棘,刚刚经历鏖战的帝丘城外一片荒芜,惟有烂泥、瓦砾和遍地坟冢,无家可归的卫国人已在城墙的影下重新搭起帐篷,像墙角的小草一样顽強地生存着。
“帝丘被围攻了快一个月,大量难民涌⼊,民生是个大问题。”项橐不情不愿地向计然介绍。
计然颔首,默默观察沿途的一切,心中有了定计。
虽然看上去民生凋敝,但赵军已经称得上是“仁义之师”攻帝丘兵不⾎刃,损失寥寥,⼊城后也未大肆劫掠,反而噤止投机者暴,比起南方吴楚争战的枯骨遍野好多了。
进⼊外郭区后,泥泞的道上人嘲汹涌,眼窝深陷的战争儿孤群聚在旁呆望,亦或是放声乞讨。赵无恤的手下为了让这些人让路,取出大把赵钱抛掷出去,孩子们旋即展开争夺,他们中的幸运儿大概今晚能吃上一碗热粥。
计然观察到,城內的市集尤其拥挤,战后赵无恤已经打开帝丘的粮仓,运出来部分补给,但食物的价格仍⾼得离谱。形容憔悴枯槁的士与女围満每一个货摊,而那些囊中涩羞的人则站在巷子口,郁地观看。
赵无恤接计然的车队从这里经过,能感到到无数目光落在⾝上:⿇木,畏惧,甚至淡淡的敌视。不过待远远看清赶车的是服征者后,都大为吃惊,究竟是什么⾝份地位的人,才值得赵无恤为之驾车?
那车上占据主座的半百老翁相貌平平,⾐着简朴,也不像什么大富大贵者啊。
途径鱼市时,那半百老者甚至公然让赵无恤停下车,他缓缓踱步下来,和渔夫们亲切地谈,聊家人可还安好,聊市场行情,甚至是捕鱼的机巧。他问这问那,最后又什么都不买地离开了,众人在赵氏武卒剑戟组成的墙垣之外悄悄围观,却见整个过程里赵无恤面⾊如常,并无愠⾊。
“此人究竟是谁?”
等车队离开后,众人便涌到那紧张兮兮的渔夫面前打听,消息很快就传了过来“那老者自称是来自宋国的普通士人,赵将军觉得他是贤人,故厚礼待之!”
众人纷纷咋⾆,没想到举刀跃马,让他们畏之如虎的赵无恤还有宽容的一面。
事情还没完,到大帐后,赵无恤又领着计然坐到上席,并向来捧场的卫国宾客隆重介绍他。満堂卫人都十分惊异,等到大家酒兴正浓时,赵无恤更是站起来,走到计然面前举杯向他祝寿,就差将此人捧上天了。
于是,辛文子之名,连带赵无恤礼贤下士的名声,就这么传遍了帝丘。加上他之前厚葬卫灵公、善待师涓、接纳蘧伯⽟的举动。一时间卫国士大夫们开始觉得,这位破城而⼊的強盗,似乎也没那么面目狰狞…
待曲终人散后,营帐中只剩下赵无恤和计然二人,无恤这才朝计然行了一礼:“今⽇多谢先生了。”
计然避让道:“老朽初来乍到,未立寸尺之功,将军何出此言?”
“我虽然愚笨,眼睛却是亮的,先生今⽇刻意在鱼市停留,是想要为我博取名望啊。”
计然笑道:“我只是顺应将军的做法而已,老朽是个宋地鄙人,将军却委屈车马,亲自在大庭广众之中接我,我本不该在市场久留,将军却愿意屈尊陪我。今夜之后,恐怕卫人都会认为将军是⾼尚的人,能礼贤下士。如此一来,不愿做蒯聩臣子的卫国士人,恐怕会络绎不绝地投奔将军,将军得提前准备好⾜够的印信,不要到时候还得寻桑木来刻。”
“但愿如此。”初次见面就心有灵犀,合作愉快,赵无恤对留计然在⾝边辅佐又多了一份殷切。不过比起这些区区小道,他更关心的还是计然先前提到的“百年之计”!
计然却故意卖了个关子:“将军,鲁国尚在齐军威胁下,只有解决了这个东方大患,才有整合晋鲁的机会。何况晋鲁之间,还夹着卫国呢。”
赵无恤不以为然,摇着酒盏道:“先生也见了,卫国已被我降服。”
“虽降服,却未归化,卫国依然是立独的卫国,而不是赵氏统辖的一个县。”
赵无恤眯起了眼,自己让人故意对外宣称,赵小将军有争霸之心,他在学晋文公,虽然降服了卫国,却不会觊觎这里的土地。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两人说破他的打算了,难道自己的目的,真的路人皆知了么?
也罢也罢,不求让天下所有聪明人上当,只求能忽悠过蒯聩。
他虚席道:“我正有此意,还请先生说说将卫化国为县的计略。”
…
“卫国位于兖州,地平土沃,无大川名山之阻,是东西午道汇集的中心,转输所经,常为南北孔道。其西连邯郸、河內,正好抵在冀州的心腹上,东走济西、陶丘,恰是鲁国、曹国的之咽喉。过去百年间,齐、晋常角逐于此,晋楚谁得到郑国,谁就能称霸,同样,齐晋谁得到卫国,谁就能统九河而天子致伯!故将军统太行东西,必先在卫国布局。”
计然洋洋洒洒分析了一通后又道:“但化国为县,非一朝一夕之力,得从人和物两方面同时⼊手。”
“民为邦本,请先生先说人事。”
计然赞赏地看了认真的赵无恤一眼:“唯,卫国没有大的世卿,但大夫势力却十分強大,卫侯元旧臣里精明者不少,民众视卫康叔子孙做君主为天经地义,也不会服从赵氏直接统治。若将军直接灭亡卫国,这桑间濮上恐怕很难控制,卫国的大夫和士会孜孜不倦地捍卫卫国的存在。所以暂不可灭卫国社稷,而是要以卫人治卫土,在扶持蒯聩为君的同时,在卫国为将军造势。”
“如何造势?”
“早间的事情就是造势的一种,今⽇帝丘的情状我看在眼里,损而不,正是收揽人心的大好时机!通过将军的礼贤下士,卫国的士将放下对你的惧怕,再暗中鼓励蒯聩大肆报复与他有仇者,让这些人不得不投靠赵氏,如此卫国士大夫之心可得。”
“其次是民众,赵氏可通过蒯聩间接控制卫国,以后凡是赈济,救灾等事,将军可以全部揽到自己名下。而征劳役、加税等事,就归罪到蒯聩头上。有了这些,加上如将军所说的,蒯聩无德,且无容人之量,假以时⽇,待他把卫康叔之德统统败光掉,将军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助卫人再来一场逐君之变。之后是再扶一位小国君为傀儡,亦或是直接将卫国变成赵氏的县,都任将军选择。”
“好主意,与我心意颇合!”赵无恤拊掌而赞,他之前已经有意识地在做类似的事情,计然点明后,目标就变得清晰了。暂且先留着卫国,五年,十年,等时机成后再兼并不迟…
“那物方面呢?”
计然道:“众所周知,卫国的风俗、官职,乃至于许多细致的方面都与赵氏、鲁国有出⼊。将军可以使蒯聩改⾰卫国的制度,力求在文字、车轨、货币、历法、亩制、度量衡等方面与赵氏和鲁国趋同。”
如此悉的语句,这是…
“车同轨,书同文?”
赵无恤诧异地看着计然,不由脫口而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