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阅书屋
首页 > 科幻 > 舂秋我为王 > 第50章 殖我田畴(上)

第50章 殖我田畴(上)

目录

  感谢书友基督山boy的打赏!

  赵无恤略一沉昑,猜测道:“魏颗是不是说,魏武子在病重时所说的遗愿是神志不清的命,而他在神志清醒时的吩咐,才是真正需要遵从的?若我是魏颗,我便会这么回答。”

  “然也!虽然相隔百年,但君子与魏颗的心思,居然不谋而合,难怪下宮的士大夫们已经纷纷传扬,赵氏也出了一位贤明的令狐文子!”

  赵无恤恍然大悟:“怪不得先生说和我有几分关系,原来那魏颗也做过抵制人殉的事情,他在这方面可比秦穆公、齐桓公要仁德明智多了,可惜没有以法令形式颁布,推己及人啊…”

  计侨又看了无恤一眼,心想在晋国除了你们赵氏,谁还会有大肆人殉的风俗啊,真是站着说话不疼。

  “那后来呢,先生还没说到这结草的典故是如何产生的?”

  “那是九十年前,晋景公七年,秦伯出兵伐我晋国,晋军和秦兵战于辅氏。当时魏颗为将,他在受命致师时,与秦国猛士杜回相遇,二人便厮杀到了一起。战车被毁后,又下车步战,一人持⼲戈,一人把长戟,斗得天昏地暗。”

  “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晋国老卒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的脚,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这次战役中大败秦师!”

  赵无恤听到这里,合掌笑道:“原来这就是结草的出处,那结草的老者,莫不是被魏颗救了一命的侍妾亲人?”

  “正是那侍妾的⽗亲,从此以后,就以结草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君子,你是从哪听来的?即使在晋国,除了士大夫外,很少有人知道这典故啊!”

  “说来先生不信,是我前几⽇救回的侍女薇说的。”

  计侨啧啧称奇:“君子这侍婢看来不简单啊,生僻的典故竟能张口就来,竟像一位士族淑女了…不过想来也正常,叔向大夫也曾说过,昔⽇的栾、郤、胥、原、狐、续、庆、伯这八个大族的后人,都已经沦为低的吏役了。现在,连羊⾆、祁、邢侯等族都已经湮灭,世道更加不堪,也许她就是其中哪一家的后人吧…”

  …

  之前的闲谈只是正餐前的调侃和点缀,赵无恤来找计侨,却是有实实在在的事情要商议。

  他正襟危坐道:“先生,成氏既倒,时不我待,要在明年冬至之前拿下上计第一的话,有些计划便要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我认为最重要的,便是先保证粮食产量,我想着,在冬至以后,就要敦促乡民们开始冬种!”

  “冬种?主上打算种什么?”

  “自然是小麦了!”

  明天就是冬至节,赵无恤想到前世在农村,冬至⽇时家里会做馄饨和面条吃。这一回忆便一发不可收拾,后世用小麦面做的种种美食一一浮现眼前,馒头、笼包、饺子、油泼面、烙饼、糕点…赵无恤很是怨念,他希望明年冬至时,便能吃到这些好东西,嗯,还要与姐姐季嬴分享。

  虽然他从下宮带来了不少未脫壳的麦子,但还得留着播种,而且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比起満⾜自己一个人的口腹之,能让全成邑的国野民众都能吃吃好,才是他最大的追求。赵无恤只能呑了呑口⽔,忍过这个冬天了。

  赵无恤在一边意着后世的各种面食,却听计侨叹了一口气道:“果然如此,难怪主上将下宮府库里的麦种带了大半来成邑。然而,请听侨一言,主上此举并不可行!”

  赵无恤原本兴致冲冲,现在却被泼了一瓢凉⽔,他反问道:“不可行?这是为何?”

  计侨说道:“君子有所不知,计侨做了十年计吏,虽然从未下田劳作过,却也对此略知一二。比起需要大量灌溉的小麦来,粟米才是明年的重中之重,其位列五⾕之首,耐旱耐寒,是我晋国民众的主食。”

  可是小米的产量和能养活的人口远远不如小麦啊,赵无恤的美梦受到了打击,他反驳道:“先生休得匡我不懂农稼,我也知道,小麦冬至前后种下,待到夏四月便可收获,而粟米五月播种,到秋九月收获。这一冬一夏,刚好一个循环,既能增加一次收成,又不耽误农时,只要敦促民众勤勉一些即可,何乐而不为?”

  “至于⽔利,自我之下,成邑现在有一百正卒,又新募一百更卒,在农闲之时,便可以差遣他们开凿沟渠。只要有先生帮助,统筹得当,将成邑附近的溪⽔沿着地势引到农田,或者打一些深井出来,并非难事!”

  计侨对无恤说的仍然不甚赞同:“主上这就是不知农稼之难了,据侨所知,冬天时,土地一般都会用来休耕,民众至多会在地里种一些菽⾖。”

  “若是主上強令民众种麦,不许休养地力,拥有土地的国人们恐怕会大为不満。正所谓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育,恐怕用不了几年,成邑的地便会地力耗尽,变得更加贫瘠,出产越来越稀少。主上,不可因为一年的收成,而毁了成邑的千亩田地!不可为一时之利,毁百年之业啊!”

  赵无恤愣住了“休耕?”这个词在后世的集约型农业中听得不多,但前世无恤也在农村呆过段时间,所以有些印象。

  为了让土地持续拥有产粮能力,在耕种之余,要尽量让它有时间休养生息,这就是传统的休耕制。

  舂秋时虽然已经知道了绿肥的作用,来成邑时,赵无恤他们还在路边的旱地里见到有隶民以秸秆还田。但牲畜肥还未推广开来,即使有,也是耝放的随意播撒,而且不会沤肥。甚至在最落后的甲里,里民们还在过刀耕火种的生活。

  加上成邑的田地底子本来就是“厥土下下”所以才会出现地力薄弱的情况,乡民们一年只能在地里种一次粟米,外加几把菽⾖,再多就会出现难以为继的土地危机。而想要在山林里开垦出新地,光靠这青铜时代的大量铜石工具,是比较困难的,被称为“恶金”的铁器虽然已经出现,但尚未普及。

  所以为了让土地休息后出产更多粟米,小麦才种植得不多,何况小麦蒸煮出来的口感并不好,所以庶民吃不起,贵族不待见,两边不讨好。

  听到这里,赵无恤眼前豁然开朗,他拊掌一笑:“先生原来是在担心这个!请放心,无恤自有妙计,可以让土地能够连续轮番耕作,而且还不伤地力!”

  求推荐,求收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