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叛臣
ps:忙,大章顶两章了
进⼊中牟辖区后,赵无恤便发现,路上所见与在河內地截然不同。道路两边的田中粟米已经有序收割,只剩下大捆大捆的秸秆来不及收走,这和其他地方范氏、邯郸氏的统治崩溃,造成粮食烂在地头无人料理的景象迥然相异。
而在发现赵军抵达后,城中也没有发生混,清晨时依然⽝相闻,墙头井然有序,若非黑庒庒的围城大军,与一片混的晋国各县邑相比,这里竟好似不闻战事,如世外之桃源。
这让赵无恤不由感慨:“不料中牟竟是一番太平之景象!”
当然,路上也有许多尘土菜⾊、扶老携幼之人,应是从南边逃来的流民,正所谓一将成名万古枯,赵无恤也不能否认,晋国的內战的确对太行以东的民生造成了大巨的损害。
王孙期在旁说道:“就在戏、雍榆等地因为战事荒废秋收,人口大量出逃的时候,中牟却在大肆昅纳民众。据说城中粟支三年,佛肸尽出府库之粮,并派小吏监督、催促各处收容流民,熬粥赈济,就地安置。”
“这么说,佛肸竟是个善待民众的良臣?”
王孙期道:“他虽是叛臣,治民却做得不错。佛肸是中牟本地人,是前任中牟大夫之子,他年轻时候便重然诺、有仁孝,急人之急,名闻东。继任中牟宰后政绩出众,但他却对赵氏貌合神离,反倒与邯郸、范、中行亲近,成了他们一之人。”
近两万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将中牟城围了一角后,赵无恤思索着获得的报情。
不可将佛肸单纯视为赵氏的叛臣。此人不但有能力,还有卓识,笼络了民心在手。
说实话,有朝歌的例子在前,只要花上个把月功夫,让公输班带着的那批工匠做点攻城利器出来。攻破中牟的城墙并不算困难。但观城內的士气正旺,民心可用,破墙后依然要面临剧烈的战斗。赵无恤不太想在中牟杀人盈城,更不想赵兵平⽩受损失,而且,攻略下来如何治理也是件⿇烦事,这关系到他的中线战略…
“何况这佛肸与赵氏并无深仇大恨,若能为我所用就好了…”赵无恤手下的恶人、大盗并不少,也不缺一个叛臣。
于是赵无恤召开军议。声称有意派人⼊城去劝降。
有认为不可者:“将军之前不是没派使者去过,结果戏都降了,唯独中牟还在坚守。”
也有认为此策可行者:“虽然未降,但也没杀戮使者,而是请他们食一顿后送了回来,由此看来,佛肸并没有下定决心与赵氏决裂到底…”
最后赵无恤在帐內扫了一眼:“不知谁愿再⼊中牟一趟,替我招纳佛肸?”
众家臣虽然说得热闹。但⼊敌城劝降是有很大风险的,迟迟不见有人出来请命。赵无恤不由叹了口气:“若子贡在这就好了。”
不过这时候子贡应该正在去郑国的路上,赵无恤另有使命给他。
君忧臣辱,家臣和军吏们坐不住了,纷纷起来说自己愿意去,但这些人选都被赵无恤一一否定。⼊城劝降,第一是要胆大。第二是要能说会道,同时符合这两点的人本就没几个。
何况近几⽇派去叩城的人,佛肸一概不开门接受,怎么⼊城也是个⿇烦事,也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说不定,知伯的使者也在城內。
恰在此时,一位⾝材⾼大的虎士却站了出来,说他有一计,可让佛肸开门相。
是戴着面具,冒称“乌有先生”实则是鲁国逃人虎,他的存在在赵氏核心家臣里已不再是秘密。
无恤问道:“先生有何妙计?”
虎道:“我听说佛肸此人十分好学,对鲁国孔子十分推崇,夏天时还曾派人去宋国,邀请孔子来中牟一会…”他知道,赵无恤虽然表面上对孔仲尼不闻不问,实则还是很关心的。
无恤皱眉道:“但孔子现在尚在宋国,并未成行,恐怕不能来为我劝降中牟…何况,他现在大概已视我⽗子为晋国叛臣,没有口诛笔伐就算不错了。”
虎却笑了,手朝自己一比划:“世子别忘了,我⾝量体型和孔子差不多,在鲁国时,就常常有人将我二人弄混…”
…
这一天⻩昏时分,中牟城头的守卒正警惕地注视着城外,却见远处的⻩土路上,有一辆双马驾辕径直朝大门驶来。
他们谨慎地敲响了城头的铜钟,一些人便围了过来,待那马车渐渐近了,却见是辆带帷幕的安车,车上坐着一位⾝穿单⾐布履的⾼大男子,⾝侧则是名带剑武夫,算上御者,仅有三人。
“来者何人!”城头的中牟城门有司大声问道,同时示意弓手纷纷开弓,朝那辆马车瞄准,自打前几⽇知伯的使者到来,县宰早已不再接纳城外赵军说客⼊內。
城门外的人声如洪钟:“应中牟宰之邀,鲁国陬邑人孔丘前来拜访!”
守卒们面面相觑,那城门有司记得的确有这么回事,便让城下的人稍等,他去告知正在巡查城防的邑宰。
不一会,佛肸便来了,只见他年约三十,三缕长须,形容清癯,大概是近些⽇担忧赵氏攻城,心中太过焦虑之故,面⾊有点苍⽩憔悴,不过眉眼间给人一种刚毅的感觉。一路上接他的是爱戴和佩服的目光,佛肸在中牟的威望无人能够动摇。
他站在城墙上往下看,杆得笔直,好似一株竖立在中牟城头的青竹。
“果真是孔子?”
“正是老朽。”
佛肸疑心地朝那车上之人看去,只见那人从车上站起来朝他举袂施礼,举止典雅,而且⾝⾼九尺有余,放眼晋鲁,的确很少见到这么⾼的人。
他虽然还有些怀疑。但人是自己邀请来的,无论真假都要放进来看看,便示意守卒们放下吊桥,但不开门,而是往城下放吊篮。
佛肸同时也下达了一条让人全⾝发寒的命令。
“若那人肯坐吊篮上来,就直接放箭将其杀!”
绞盘缓缓拖动。吊篮朝城下放去,而城头的弓手也控弦瞄准了篮子,只能城下之人踏出死亡的步伐。
有人大喊:“还望夫子勿怪,城外有赵军包围,不能不谨慎小心些,请从这吊篮里上来罢!”
城下的“孔丘”没有立刻回话,而是转头和⾝旁的带剑者说了几句话,然后那带剑者便朝门口走来,愤怒地说道:
“夫子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凡事一定要名实相副才肯去实行。今受邑宰之邀,不远千里,冒险穿过河內地和赵军大营前来,邑宰却想让夫子和秸秆、酒壶等器物一起从吊篮上去,实在是不知礼为何物,恕不能从命,就此告辞了!”
说完。那人就要往回走,而载着“孔子”的马车也要回转。
佛肸这才放心下来。对左右人说道:“大概真是孔子来了。”
他连忙将头探出城墙大声说道:“佛肸知错,还望夫子勿恼,我这就大开中门,亲夫子⼊城!”
此时天将黑未黑,城外一马平川,并没有看到赵军埋伏。佛肸让人打开城门,亲自下去垂首接那辆马车⼊內。
不过等那马车进⼊火把映照下,看清车上的人容貌后,佛肸却猛地往后退了几步。
“你不是孔子!”
虽然穿着一⾝宽袖儒袍,戴儒冠。⾝⾼九尺有余,但那人脸上却罩着一块狰狞的面具,遮住了半边脸。
而他的实真声音,更是给人一种十分危险的感觉,这非但不是一位温厚博学的闻人,而像个杀人不眨眼的大盗。
“我的确不是孔子,但除了借此名义⼊城外,就没有能见中牟宰一面的法子了。”
“那你究竟是谁?”
中牟守卒将这辆马车和三人围得严严实实,长矛和剑刃都快顶到他们脸上。
那人揭下了面具,露出了一张可怕的脸,蜈蚣般的疤痕从眼角一直划拉到下颚,破坏了原本的额头宽阔,浓眉大目,但却没有掩住他的刚霸道之气。
他再次行礼,对佛肸道:“我乃鲁人虎!和邑宰一样,曾是个叛主的宰臣…”
…
中牟县寺的厅堂內,⾝后被数名兵卒牢牢看住的虎却没有将为阶下囚的觉悟,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座上宾。
他左右四顾,笑道:“中牟宰真是清贫,县寺没有雕漆装饰,连名贵的瓷器也不摆上几件,难怪能将中牟邑维持到现在,而我却早早败亡…”
他转过头来才说道:“伪称孔仲尼一事,还望中牟宰勿怪。”
佛肸被骗开了城门,也不恼怒,他⾼坐于案几后,⾝旁也有数名武士环绕,看虎的眼神显得晓有兴致。
这位差点宰执鲁国国命的陪臣,是野心者们的楷模和教训啊…
“对于天下诸侯的邑宰、大夫,乃至于家臣食客来说,子可比孔子还要出名,我虽未请来孔子,能见到子,这次被赵氏围城也算值得。”
见话题引到了这里,虎一笑:“赵军围城三阙,中牟宰还如此镇定?竟有心思请孔子来谈古论今?”
佛肸正⾊道:“孔子曾说过一句话,我深为认可:朝闻道,夕死可也!”
虎心里冷哼一声,骗谁啊!大家都是叛主之臣,像佛肸这种人的心思他还能不知道?虎主动请命进城来劝降,自然有他的自信。
“死?中牟宰乃赵氏家臣,如今主君大军临城,不去城外接,反倒闭门自守,说什么死不死的,你为谁而死?为反叛主君而死?这种死法,真是闻所未闻,就算死的再壮烈,后人不会称道。”
“我…”佛肸一时间噎住了,他垂目道:“我家世代乃赵氏之臣,岂敢忘怀?不从赵氏主君之命,实在是有苦衷。”
“中牟的位置远离赵氏主邑,被邯郸、知氏、范氏、中行所夹,出⼊太行的命脉全被他们扼住,处境极为艰难,平⽇若不与这四家相互通市来往,中牟就难以存活…”
“这么说,叛赵是为了中牟的民众?”
“正是…”
虎大笑:“既然如此,中牟宰就更不必说什么死不死了,若真是为了中牟数千户民众好,还不如早早开门请降。难道你想让中牟城下战事持久,双方损兵折将,像楚庄王围宋一样,饥饿到食人⾁炊人骨的地步?到时候再坠着绳子出去请求赵氏退兵就来不及了,这种生灵涂炭之惨状,想必中牟宰也不想见到吧。”
“何况赵氏攻略朝歌的场面,中牟宰不清楚,我却是知道的,旬月便破千丈万户大城,中牟虽大,不及千丈,守卒虽多,也就是五千余户。要是赵军拿出破朝歌的利器来,十天內攻破外郭,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佛肸额头冒出了冷汗,他最大的担忧莫过于此了,尽管知伯的使者许诺了种种好处,但任他翘首北盼,却看不到知氏和公室的一兵一卒,反倒是南边的赵军席卷而来,以他们的战力,佛肸还真没把握守住多久,这几天看似镇定,其实也是热锅上的蚂蚁了。
“中牟宰在担忧什么?知氏和中行氏会不会支援中牟么?”虎⽪笑⾁不笑,仿佛已经将佛肸此人彻底看透。
佛肸有些坐不住了,他起⾝在县寺內走来走去:“原来子是来劝降的…”
虎却不容他息,⾆剑般说道:“不对,我是来救中牟宰一命,为你指一条明路的!”
“如今赵氏已经席卷河內,邯郸、范、中行家主授首,中牟昔⽇忌惮依仗的三家旬月间轰然倒地,中牟宰就不感到畏惧么?至于知伯,他现在恐怕已经被赵氏清君侧的檄文吓得胆战心惊,连太行以西都无法全部控制,更别说分心东进支援中牟了。但赵氏却一心一意要拿下中牟,以此作为进军邯郸的前沿,山东大势已定,中牟此刻岌岌可危啊!”
佛肸苦笑道:“赵卿一向不容忍背叛,我归赵,奈何已有隙,恐诛,为之奈何?”
虎心中鄙夷,说到底,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命与权势荣华?这世上背主的权臣,都基本是这副德行。
他朝自己比划道:“这是哪里的话?虎便是鲁国叛臣,还曾和赵氏的世子,鲁国的大将军刀兵相向,如今投奔赵氏非但没被杀害,反而颇受重用。中军佐在温县休憩,军中是赵氏世子说的算,他对于小节一向不在意!”
见佛肸意有所动,虎再接再厉地劝道:“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却死而灭名。一旦城破⾝死,那便是负隅顽抗的叛臣,中牟会被夷为平地,中牟宰的英名毁于一旦,就此埋没。不如罢兵休斗,保全车仗甲胃,开城门向赵氏世子请降,他早有招揽中牟宰之意,一定会很⾼兴。”
“而中牟的子民免于兵灾,依然会像对⽗⺟一般爱戴你,新朋故则会对你相赞扬。从此上可辅佐主君,下可存恤百姓,完全能够建立更大的功名!如今生死荣辱、尊卑贵,都取决于一时的当机立断,希望中牟宰不要听信知氏的花言巧语,能够三思而行!”
佛肸眼神闪烁,朝虎下拜道:“多谢子,我愿降服,但子如何能保证赵将军不会对我降而后辱?”
虎心中说大事可定矣,他道:“我出门前占卜过,后⽇便是吉⽇,赵将军愿与中牟宰会于城外,指天盟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