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阅书屋
首页 > 耽美 > 士子风流 > 第五百一十九章:论功行赏

第五百一十九章:论功行赏

目录

  对于徐谦的这份奏书,嘉靖的态度很是暧昧。不过让他大感意外的是,朝中竟是无人反对,便是杨廷和的拟票,也是酌情处置。

  所谓酌情处置,就是内阁没兴趣管,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其实本心上,徐谦出这么个东西出来,许多大臣是很反感的,太祖皇帝时海,这是祖制,也是铁律,谁开这个先河,不但触犯到了某些利益,更重要的是,让许多大臣心里不痛快。

  不痛快是肯定的,你徐谦今怂恿天子新政,出个新军,明如意坊,什么制造局,偏偏这如意坊和制造局都非官办衙门,这倒也罢了,既然管不上那就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问题在于,你还什么海路安抚使司,按理说加个衙门也没什么,可是现在却不断要权,瞧这架势,海路安抚使司不但不归上宪节制,而且还可以便宜行事,只要出了海,海路安抚使司就成了天,不但有和各藩涉的权利,还可以自行设置律法,自行征收税赋,自行招募兵勇。

  无论是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有点说不过去。

  可是话又说回来,对于大海,大多数大臣是懵然无知的,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海路安抚使司如此要权,其实就好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不值一提,你要自行募兵,要自设司法,要自订税率,甚至是什么专营之权,这些东西,官老爷们瞧不上眼。原因无它,这便是深蒂固的天朝上国观念。这大明,就是大陆的中央。这里有天下最肥沃的土地,最是富庶,至于茫茫大海里能有什么?这小孩子哭闹着要东西,给他就是,能值几个钱,又能有什么用?

  这种观念几乎是所有大人们的心思,不只是文武百官,就算是天子,怕也对此不以为然。

  当然。促使百官对此事谨慎支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如此,他们之所以选择了默认,是因为倭寇,徐谦奏书中说的很是明白,倭寇是海上来的,想要杜绝倭寇,就必须对大海进行管理,所以才会有海路安抚使司,所以才需要给予海路安抚使司相当大的权利。有便宜行事的特权。也就是说,假如今有大臣反对徐谦的举措,痛快倒是痛快了,问题是反对之后。再出现倭寇怎么办?这个黑锅,又让谁来背?

  这已经涉及到了责任问题了。如果大家反对,往后再出现杭州这样破天荒的事。那么谁反对谁倒霉。

  而假如大家支持,这个责任就转到了徐谦头上。是你徐谦要什么海路安抚使司,也是你这个家伙要有效管理。好嘛,有效管理呢,海路安抚使司呢?为何现在又有了倭寇,按照责任制的规矩,你徐谦要不要负责?

  做官的,大家都极力避免自己担上责任,既然徐谦愿意来负责,那么再好不过,若是没有倭寇便罢,出了事,就算你的。

  因此,大家才都表示了默许,谁也不愿意在此事上吭声,相对于徐谦,大家毕竟对倭寇一无所知,既然一无所知,就该闭嘴。

  而嘉靖看了杨廷和的票拟之后,自然也晓得这个奏书是非同意不可了,治倭唯一能依仗的就是徐谦,徐谦毕竟有经验,也做出了成绩,别人靠不住,徐谦还是靠得住的,既然如此,当然要按他的办法来办,否则再出一个倭寇奇袭宁波、杭州甚至是南京的事出来,天下非要成一锅粥不可,江南可不只是赋税重地这么简单,要知道,江南还有大明的皇陵呢,出了事,谁都担不起干系。

  徐谦的奏书洋洋万言,可不只是说到了海路安抚使司的问题,除此之外,就是新军的问题了,新军是嘉靖的新政,现在闹成这个样子,自然得归罪于一些武官,可是要让人信服,终究还是得把新军练出来,徐谦因此上书,暂时让皇家学堂在江南进行练,同时以皇家校尉练的名义整肃新军。

  这个提议正中嘉靖下怀,嘉靖将这奏书看了几遍,随即唤来黄锦,问道:“黄伴伴,今是不是又是廷议?”

  黄锦颌首点头,道:“陛下,不错,今廷议商讨的是善后的问题。”

  嘉靖淡淡的道:“善后,都是哪些善后?”

  黄锦道:“听崇文殿那边的人说,一方面,是填补空缺,还有对一些官员进行惩治,比如江南总督李时,身为总督,欺上瞒下,惹下这弥天大祸,定要严惩不贷。”

  听到李时二字,嘉靖立即浮想出当年李时在朝时的一些印象,对这个人,嘉靖的印象不错,不过不错归不错,现在这个家伙惹出来了事,而且还有欺君之嫌,而嘉靖本就是个眼中容不得沙子的人,冷哼一声,从牙中蹦出七个字:“自然要严惩不贷。”

  黄锦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嘉靖的脸色,随即道:“还有,就是浙江刚刚遭了兵祸,因此诸公们在争议是否减免一些税赋的问题,似乎闹得不可开,冲突不小。”

  嘉靖皱眉:“这是为何?”

  “还不是户部那边打死不肯,浙江若是减税,国库就要入不敷出了,后来又说到了新军,说是自然新政之后,国库每年要多拿出二十余万两纹银养兵,既然要养兵,又要减赋,国库…”

  嘉靖脸色阴沉下来:“还说了什么?”

  黄锦道:“今议的,就是这两个问题。”

  嘉靖不由道:“旷世奇功,为何只听到这些小肚肠的争议,却为何不见有升赏?莫非朝廷以为,人家出了力,就可以一脚踢到一边?既是廷议,为何不议一议升赏的问题?”

  黄锦小心翼翼的道:“倒是有人提了出来一下,不过有人说,徐谦刚刚升任侍读学士,固然有功,可是毕竟年轻…”

  嘉靖冷笑:“这倒是奇了,他们这是想做什么?他们在这里每争论,每胡言语,个个说社稷都要亡了,以为天要塌下来。现在事情解决了,他们倒是好,想把别人当夜壶吗?”

  黄锦抿抿嘴,道:“其实这样的事,也不是没有,有功肯定要赏,不过一般情况下,若是有人对这功劳不满意,都会先,故意将这功劳先到箱底,等到事情冷却下来之后,再论功行赏,如此一来,这功劳就显得不那么的卓著,自然…”

  嘉靖冷冷一笑,眼中掠过一丝冷芒:“这些人的规矩,朕不想知道也不想懂,朕只求一个公道,公道就是,这论功行赏,不是他们说了算!如此旷世奇功,岂是他们说的。走,摆驾去崇文殿,朕倒是想问个明白。”

  黄锦觉得不妥,可是看嘉靖去意已决,只得道:“奴婢这就去安排。”

  不多时,步撵带着嘉靖着春风抵达崇文殿,因为事先,已有太监先来打了招呼,所以殿中廷议的官员俱都鸦雀无声,待嘉靖到了,才一齐三呼万岁。

  嘉靖或许是来时吃了长生丹的缘故,身上并没有穿太多衣服,只是换了一身冕服,显出几分情绪激动的登上金殿,身子一旋,因为服食金丹而脸颊略带通红的脸冷冷一笑,道:“诸公今议的是什么?”

  杨廷和上前,道:“回陛下的话,今议的是…”

  嘉靖冷笑,却是突然打断杨廷和,自从服用仙丹之后,嘉靖的子越来越喜怒无常,情绪也越来越容易激动,随着他权利的渐渐巩固,说话也变得越来越不客气起来。

  或者说,这个时候的嘉靖,已经越来越接近历史中那个刻薄寡恩,那个喜怒无常,那个一言九鼎,那个外表并不宽容,内里更是森的天子。

  他狞然一笑,眼睛眯成了一道隙:“朕想问的是,这一次,廷议要议的,难道不该是远赴杭州的将士得以凯旋,朝廷应当论功行赏吗?”

  杨廷和皱眉,道:“陛下…”

  嘉靖值得玩味的看了杨廷和一眼,道:“杨先生,你不必说了,今朕就在这里,社稷是朕的,天下也是朕的,朕的将士在外鏖战,跋涉千里,九死一生,有功就要赏,既然你们敷衍了事,支支吾吾,那么朕就来说,皇家学堂所有生员人等,俱都敕世袭百户,自此之后,入皇家学堂者,亦都按此例办理,除此之外,所有教习人等,俱封世袭千户…”

  听到这里,所有人窃窃私语起来,世袭百户、世袭千户,这皇家学堂可有千人哪,上千人如此封赏,这还了得,莫非朝廷的官爵,都如此不值钱了吗?还有什么往后再招募新的校尉,也都如此,这岂不是意味着,皇家学堂若是招募万人,这大明,就有数千上万的世袭百户,这…简直就是胡闹!

  ……

  第二章送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