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阅书屋
首页 > 耽美 > 明末朱重八 > 七十、拆毁生祠

七十、拆毁生祠

目录

  “你们不敢?”朱元璋嘿嘿笑了起来。

  “朱八哥…魏忠贤的生祠…拆这东西比杀官造反还要严重吧。”一个胆子大的年轻人道:“那可是九千岁啊,只比皇上小一千岁,咱们要是拆了他的生祠,罪过比杀了县令老爷,哦,不对,比杀了知府老爷还要严重。”

  “没错!”朱元璋认真地道:“把天捅个窟窿,也没有得罪魏忠贤可怕,怎么?你们怕了?”

  “才不怕!”一个年轻人傲气地道,不过他的声音略有点发颤,看来还是挺怕的。

  “你刚才不是说,如果朱八哥看上哪家的小媳妇或者闺女,你也敢去抢来吗?现在怎么怂了?”另一个年轻人哈哈笑道:“听你说话那味儿,发颤呢。我就不怕,朱八哥说拆,我就拆,管他是谁的生祠,大不了拆完之后落草为寇去。”

  “切,结果你也怕了,一开口就说落草为寇,那是怕了官府的人才走的路。”

  一群年轻人争执了起来。

  朱元璋从他们的脸上依次扫过去,发现他们确实有点害怕,但这害怕属于很正常的反应。要知道人不是机器,不可能对任何事都毫无畏惧,真的是什么也不怕的人,那是小孩,不足以成事。

  一个成熟的人,会知道害怕自己惹不起的敌人,尊敬比自己本领⾼強的好汉,有所畏惧,才懂得在激烈的战斗中保护自己…

  他对这群年轻人的反应非常満意,低声笑道:“我刚才说了,我是要考大家的胆子,如果要去做的事不够让人害怕,还考个庇的胆啊?怎么样,要去么?”

  “去!当然去!”脸上虽然有惧怕的神⾊,但是年轻人们还是没有一个退缩的。

  朱元璋也知道他们不可能退缩,男人在这种时候,总是要顾及自己的面子,如果⾝边的人都说去,你一个人说不去,那就是怂了,会被所有人看不起。这种心理,就是群众的捆绑心理,古往今来,有许多人本来不想造反,结果被这种心理捆绑着造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成为投降派,有许多被人捆绑着造反的人反而成就大业。

  例如明朝开国大将军徐达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朱元璋儿时的玩伴,曾经一起放过牛,也算是一个放牛娃。朱元璋在义军中崭露头角之后,回老家招兵买马,就问徐达,你敢来和我一起造反么?徐达脑门一热:“你是放牛娃,我也是,你敢造反,我有啥不敢?”

  结果这个脑门发热的放牛娃就被朱元璋捆绑了…后来徐达成为了天下赫赫有名的大帅,战无不胜,攻不无克,功勋卓著,成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他的故事也说明,天下并不是只有朱元璋这一个放牛娃厉害,姓徐的放牛娃也不差。

  捆绑了这群年轻人,但也不能简单地绑完就算了事,还要‮定安‬一下他们的心,让他们认为自己做的事是正义的,于民有利的,这样才利于队伍的‮定安‬。朱元璋严肃地道:“大伙儿听好了,我让大家去拆了魏忠贤的生祠,并不仅仅是要测试大家的胆量,还有一个理由,是为民除害。”

  他说得义正严辞,満脸正气凛然:“魏忠贤这个人有多可恶,大家应该没有少听说书先生讲过…他排徐异已,专断国政,坑害贤臣,弄得天下乌烟瘴气,为了修建生祠,又侵占良田,弄得民不聊生…咱们拆他的生祠,就是要彰显咱们的浩然正气!”

  其实朱元璋对魏忠贤的这番形容,并不完全是他自己的看法。经过几百年的游魂观察,他知道魏忠贤这个人是有功有过的,并不能一棒子打死,但是为了激起这些年轻人的正义感,给他们一个冠冕堂皇的行动理由,他暂时把魏忠贤抹一抹黑也无妨。

  朱元璋一通话说出来,年轻人们脸上顿时显现出激动之⾊,喝道:“说得好!朱八哥,咱们跟你⼲!”此时他们的眼中除了畏惧,还多了一股子自豪和决心。这就是朱元璋比郑彦夫⾼明的地方了,郑彦夫的队伍,只有一股子“杀官造反”的念头,缺乏一个光辉的,正义的目标,因此当他们杀进县城,抢到县仓里的银子之后,迅速地变质,成了**掳掠的強盗。

  但是朱元璋先给自己手下的年轻人们一个正义的目标,使得他们时刻提醒自己,我做的事是为了百姓,为了天下‮民人‬,并不是为了自己,如此一来,队伍的精神状态就更容易保持得长久,不容易那么快的腐化变质。

  精神方面的准备做好之后,就要开始做些实质上了准备了。朱元璋让年轻人们各自回家,带上拆房子需要的工具,包括铁锹、锄头、铁铲等等,还让人拿了几个大篓,准备用来装拆下来的值钱货,又定好了拆完屋子之后的集合地点。

  一更天,大伙儿开始出发,顺着田梗边的小路,向着魏忠贤的生祠急行而去,到了半夜三更时分,正好来到了生祠的附近。

  这座生祠就修建在距离衫家不到一里远的道路边,当初是衫家的衫大主持修建的,使用了数万两银子才建成,极尽壮丽庄严,朱户雕梁,琉璃⻩瓦,比起宮殿来也不逊⾊。

  朱元璋让年轻人们统统噤声,趴伏在距离生祠几百米外的田梗下面,他自己则悄悄地摸了过去,想看看生祠里有没有守夜之人。

  果然,祠堂的大门紧闭着,朱元璋到了墙边,扔出绳索,套住了大门上面的一个檐角,然后⾝子轻轻一提,就翻上了院墙,轻飘飘地落入祠堂里面。祠堂里点着长明灯,两个衫家的家丁在堂边打着瞌睡,朱元璋静悄悄地摸过去,手起掌落,快捷地切在他们的后颈上,这两名家丁还在睡梦中,就被打昏了过去。

  他又在祠堂里游走了一圈,没有再看到别的人,于是返⾝出来,打开了祠堂的大门,对着外面的年轻人们躲蔵的地方招了招手。

  一群胆大包天的年轻人从隐蔽处跳出,兴⾼采烈地跑了过来。

  朱元璋庒低声音吩咐道:“这里距离衫家大院非常近,大伙儿一定要噤声,引得衫家的家丁围过来,事情就⿇烦了。”

  “嗯,我们省得。”年轻人们低声回应。

  “好,把值钱的东西通通搬走吧。”朱元璋嘿嘿笑道:“这些东西都是阉党从贫苦百姓手上強取豪夺来的,魏忠贤没有资格享受这些东西,咱们把这些东西拿去帮助穷人们过曰子。”

  “好!”年轻人们大为‮奋兴‬,开始満堂游走起来,朱元璋也随着他们一起动手,只见祠堂中心摆着一座魏忠贤的雕像,泥塑的⾝体,外面涂着金粉。在雕像前面摆着一个香案,陈列着许多瓜果贡品,两个烛台点亮着,散发出柔和的红光,雕像前面还挂着纱帐。

  朱元璋顺手抓起一个烛台,笑道:“这烛台是银制的,挺沉,咱们可以用来买米吃。”他把烛台扔进⾝后两个年轻人抬着的竹篓中,那两个年轻人低声笑了起来。

  其中一个跳上案桌,摘下了⾼⾼挂起来了纱帐:“这帐子咱们拿走,起码可以换两斗米。”

  另一个人则把摆在案桌上的瓜果贡品全都拿‮服衣‬包了起来,装进了竹篓里,笑道:“这些全拿回去吃,我村子里有几个小孩子饿得不行了,他们肯定喜欢这些贡品。”

  他们刚刚打扫⼲净案桌,旁边又凑过来另两个年轻人,嘿嘿笑道:“你们好傻,怎么连这张桌子都放过了?这可是上好的檀木桌啊,搬走!”两个年轻人轻轻一抬,把放贡口用的案桌抬了起来,飞也似地跑了。

  生祠里人影乱晃,每个人都在寻找着值钱东西,能搬走的通通搬走。有几个年轻人叠了个罗汉,把一个⾝材较小,人比较灵活的家伙送上了屋顶,他在屋顶上掀起了琉璃⻩瓦,低声笑道:“这瓦值钱着呢,咱们通通拿走吧。”

  “那你快扔下来啊,咱们接着!”

  “小心点接,要是让这瓦摔到地上,声音很响,会惊动衫家的人…”

  “嘘,你放心扔,我会接好的…”

  屋顶上的小个子开始扔琉璃瓦下来,一片接一片,下面的人用‮服衣‬兜住,然后把瓦片整整齐齐地堆叠在竹篓里,装満了篓,就有人抬起篓子,跑出祠堂,远扬而去,先去朱元璋定好的集合地点。

  祠堂里的东西越来越少,竹篓装了一篓又一篓,留下来折屋子的人也越来越少,有一个年轻人居然用小刀片在刮魏忠贤雕像上面的金粉,刮下来之后用手帕兜着…

  朱元璋没好气地笑道:“搞什么?这破雕像,临走前砸碎便是,刮什么金粉?”

  “这金粉也是钱啊!”那年轻人笑道:“我一个铜板也不想给魏忠贤留下。”

  “傻瓜,刮金粉是细致活儿,天亮你也⼲不完,还不快走?万一有人来了,第一个就逮住你。”

  那年轻人悻悻地放弃了刮金粉的动作,跟着其他人一起撤走。

  到了天光快亮的时候,祠堂已经变得空空荡荡,一无所有了,别说屋里的东西,就连屋顶的瓦片也一片不留。

  年轻人们都抬着竹篓撤走了,朱元璋是最后一个撤离的,他看了一眼徒留四壁的祠堂,不由得暗思:可惜,这些墙壁和木梁没法带走了,就留给官府来拆毁变价吧。

  他走出祠堂的大门,正打算赶回和年轻人约定的集合地点,突然见到黎民的晨光中,一辆马车,正从远处飞速地跑来,看样子,它是对着衫家大院去的。

  “咦?这种时候,一辆马车狂奔而来,看来必有变故。”朱元璋心中不由得一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