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阅书屋
首页 > 科幻 > 工业霸主 > 402 以吨为单位的资料

402 以吨为单位的资料

目录

  “林经理,你是说,你们汉华重打算接手江北石化的45万吨乙烯工程?”将武元一下子就想明⽩了其中的关节,不由得惊讶地问道。

  林振华道:“不是打算,而已经签约了。石油总公司、‮家国‬计委,国务院重大装备办,已经联合下文,同意由汉华重工负责江北石化45吨乙烯改造工程的总承包,同时号召‮国全‬的石化装备企业对相关设备进行分包。”

  “我们要自己做45万吨乙烯了?”蒋武元问道。何岚注意到,蒋武元用的是“自己”这个词,也就是说,蒋武元的心理,无论北方石油机械厂,还是汉华重工,都属于“自己”这个“自己”当然是指本国企业。

  林振华道:“蒋处长,大型乙烯这种东西,我们肯定是要自己掌握的,否则,受制于人的滋味,太难受了。这一回alk撂挑子,就给了我们一个警示,‮家国‬已经下决心了,要拿出当年石油会战的精神来,再搞一次大乙烯会战。”

  “太好了!”蒋武元重得地一拍桌子,把许敏霞和何岚都吓了一跳。在两个姑娘看来,这位年龄已经奔五的技术处长已经大叔级别了,怎么还这么容易冲动啊。

  “我们汉华重工在石化设备方面,还是小弟弟,所以,这个项目的成败,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你们各位老大哥。比如,这种规模的大型乙烯球罐的设备和制造,我们还非常缺乏经验,需要请蒋处长这样经验丰富的权威来进行指导。”林振华非常客气地说道。

  蒋武元重新拿起图纸,认真地看着,一缕翻动渐渐地浮上了他的脸庞。

  “林经理,你们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的确是让人佩服。但是,我也实话实说,大型乙烯设备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我们这几家大厂都不敢接,并不是因为我们胆小,而是因为的确有不少技术难题,是我们一时无法解决的。”蒋武元说道。

  “我们清楚这一点。”林振华道“我这次到北石机来,也是想来向蒋处长请教一下,看看有哪些主要的技术难题,再探讨一下,如何解决这些难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想,什么事都有一个解决途径吧?”

  蒋武元指了指图纸,说道:“就说这个乙烯球罐吧,咱们‮家国‬过去也搞过球罐,大大小小有1000多个了。但这种大型乙烯球罐,我们仍然还要依赖进口。什么原因呢?最大的难题,就是材料,低温钢材,咱们搞不出来啊。”

  球罐是化工厂里用来储存各种原料和成品的容器,形状是一个球形,因而得名。乙烯球罐是乙烯裂解装置中用来存储乙烯的,随着乙烯装备规模的增加,乙烯球罐的容积也要相应地增加。林振华刚刚拿给蒋武元看的这张图纸,是1500立方米容积的球罐,这种球罐的直径是14米,相当于五层楼⾼,是一个宠然大物了。

  如果仅仅是体积庞大,也还无所谓,更大体积的容器,北方石油机械厂也是制造过的。乙烯球罐制造中最大的难度,在于其存储的介质是温度低到零下30摄氏度的乙烯。为了避免球罐在置换、预冷、倒空的工况下可能出现的极端低温,一般乙烯球罐的设计温度应当达到零下40摄氏度左右。

  材料在低温条件下的质与常温条件下是大不相同的,一般的钢材在零下40度左右会变得很脆弱,本无法经受正常的冲击。乙烯球罐体积庞大,需要使用大幅面的钢板来制造,这对于冶炼、轧钢等技术也提出非常⾼的要求。此外,一个大型乙烯球罐的焊长达数百米,使用的焊接敷料,也必须能够承受低温条件,这方面的技术要求也是非常⾼的。在当时,‮国中‬自己还不能生产适合于乙烯球罐制造的低温钢板,而是需要从⽇本、德国、瑞典等‮家国‬引进。蒋武元一直希望厂里能够提供一些经费,支持他研发出‮国中‬自己的低温钢板,但厂里对此并不积极。蒋武元自己心里也清楚,要搞低温钢板,恐怕不是一个厂子的力量能够解决的,这需要‮家国‬的投⼊才能保障。但‮家国‬要搞的技术岂止一项两项,低温钢板一时还排不上⽇程。

  “林经理,要搞这种乙烯球罐,需要有进口的钢板,比如目标的lt50-v50g”屈服強度在600兆帕以上的。但现在国外正在对‮国中‬进行制裁,这种型号的钢板也补列⼊了噤运的目录。没有钢板,这个球罐本就无法做出来。”蒋武元说道。

  林振化问道:“那么,蒋处长,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来搞钢板呢?”

  蒋武元苦笑道:“如果自己能搞,我当然想搞。其实,咱们国內也有两钢厂试制过类似的钢板,型号是odr。我曾经参加过这种钢板的鉴定,可惜的很,我们的产品,在零下40度的低温冲击功还不到25j,人家的低温冲击功,均值在47j以下,单个值在35j以上,我们和人家的差距还大得很呢。”

  林振华道:“有差距不可怕,继续改进就是了。要提⾼钢板的能,不外乎是改变配方中的微量元素以及冶炼方法,这方面只要实验做到了,总是能够有结果的。”

  “钱呢?”蒋武元说道“要检验微量元素的作用,恐怕要做数以千计的实验。炼一炉子钢要上万块钱,几千次,就是几千万的投⼊,谁拿得出?”

  林振华笑道:“蒋处长,我们也许不用做到几千次实验。我这里有一些资料,是有关低温钢板实验的数据,你有没有‮趣兴‬看一看。”

  说到这里,林振华向何岚做了个手势,何岚便从⾝边的一个小拉杆箱里掏出来一大摞资料,一股脑地推到了蒋武元的面前。

  “这是…”蒋武元一时有些发悟,不过当他拿起一份资料看时,神情不由得动起来:“我的天啊,这是低温材料的实验记录!居然这么详细,而且…这么多?”

  “蒋处长,你看,这是有配方的资料。”

  许敏霞也拿起一份资料看着,只看了几眼,就如蒋武元一样大惊小怪地喊起来了。她是学低温材料专业的,又跟着蒋武元工作了这么长时间,自然能够看出手上的资料有多少价值。这些资料上记录的是一次次失败的实验,但这样的资料同样是宝贵的,因为它可以告诉后来者此路不通,这可以节省后来者的大量金钱和时间。

  “林经理,这些资料,你们是从哪弄来的?”蒋武元对林振华问道。

  林振华道:“这些都是我们从苏联弄来的资料,光是低温材料方面的实验记录,大概有十几吨吧。”

  “十几吨!”蒋武元的眼睛里直冒金光。

  吨!这是多么逆天的一个单位啊,有谁用吨来计算实验资料的?十几吨的资料,如果堆积起来,差不多得有20多立方米,能够在一间20不实的房间堆起1米厚。如果这些资料里记录的都是低温材料的实验数据,那么把这些数据分析完,估计不需要再做什么实验,就能够研究出合适的配方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