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阅书屋
首页 > 言情 > 寡妇的儿子 > (69)市委市政府

(69)市委市政府

目录

  [第2章下卷]

  第69节(69)市委市‮府政‬

  王玥还和过去一样,办事⼲净利落,雷厉风行。<a href="。。" target="_blank">。。</a>回到卫生局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自己亲自带队,从古城医疗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做雄厚的古城‮民人‬医院开始,到基层乡镇医院进行了实地考察。

  一个多月后,王玥的考察有了结果。为此王玥又一次来到‮长市‬办公室,向小海做了详细的汇报。

  王玥:“按照我们‮家国‬卫生部颁发的标准,依据医院的功能、设施、技术力量等把我国的医院分成三个等级,以‮级三‬特等医院为最⾼级。

  各个等级的医院又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如‮级三‬甲等、乙等、丙等。二级甲等、乙等、丙等。一级甲等、乙等,丙等,共‮级三‬十个等次。

  一级医院是直接为社区服务的卫生保健机构。二级医院是提供医疗服务的地区医院。‮级三‬医院是跨省、市、区,面向‮国全‬提供医疗服务的医院。各医院的条件不同,收费也不一样。”

  “是吗?现在把医院也搞得这么复杂,也分三流九等?不把精力用在如何为老百姓服务上,却对这些东西这么上心?”

  “为什么这样划分我不太清楚,也许是为了鞭策鼓励各个医院提⾼服务⽔平,也许是卫生部‮员官‬们给自己找了一个捞取外快的办法,也或许是觉得华夏人分三六九等,医院也应该分成三六九等才相配吧。”

  “都有可能,看,你的调查结果怎么样?”

  “首先看病难问题。看病难与我们‮家国‬人口太多有一定的关系,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问题在于,虽然‮府政‬为了改善医疗条件和医疗环境进行了不小的投⼊,使得医疗服务体系有了提⾼,但和‮民人‬群众的健康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远远不能満⾜‮民人‬群众的需要。表现出来的就是老百姓看病难。其成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卫生资源严重短缺。虽然这些年‮家国‬卫生事业有了不小的发展,但医疗资源总体上严重不⾜,⽔平不⾼,在经济快速发展,‮民人‬群众卫生需求不断增长的条件下,供需矛盾⽇益突出。

  卫生资源不⾜且严重失衡,优质的卫生资源大量集中在各个大中城市的大医院,而农村和边远地区依然缺医少药,设备落后,缺乏技术。

  其二是医疗服务供需结构不合理。在医疗总量供给不⾜的情况下,医疗供需结构也不合理。

  从现实看,群众的主要健康问题大都是小伤小病,患疑难大病的是少数。可实际情况是,由于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条件和医疗⽔平太低,群众不太信任,有了大病小灾都涌向大医院,导致了城镇中⾼层次的医院提供了大部分的医疗服务,基层医院门厅冷落。

  又由于大医院资源有限,所以就出现了排长队,看病难的问题。

  其三是医疗资源的浪费。在医院就医的人当中,大部分是自费,农民和许多城镇居民并没有享受到‮家国‬的医疗保障,因病致穷,因病返贫的人不在少数。

  而与此同时,一些享受公费医疗的特殊群体,却在严重占有和浪费着‮共公‬医疗资源。有的常年住在医院,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一样,实际却没有多大的病痛。

  有的长期占着医院的位,自己却出去旅游去了。小病大养在一些离退休⼲部中表现极为突出,因为他们的医疗费不用自己掏包,一人得病,全家吃药,不要钱呀。

  ⾼⼲病房,特护病房,⼲休所这些为特殊人群设立的医疗措施,严重挤占了医院的优质资源,使得老百姓看病更难了。”

  “唉,又是这些人,拿着工资,吃着公款,坐着公车,公费旅游,拿着灰⾊收⼊,还要和老百姓抢夺医疗资源,华夏的老百姓真是太可怜,太善良了。以后我们有了病不要去大医院,就去小医院好了。”小海感叹了一声,道。

  王玥看着小海笑了笑:“大‮长市‬,我知道你心底善良,可也要等我向你汇报完了再呀。

  “呵呵,你继续吧。”

  “对于看病贵这个问题,谈起来比较较复杂。我们目前的大中医院基本属于市场主导型,医院总收⼊中,药品收⼊占48%,医疗收⼊占47%,而财政拨款仅占5%左右。

  由于财政拨款严重不⾜,以药养医,医院为了提⾼收⼊,平衡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医院的长远发展,就实行承包制。对各个科室下达硬承包指标,完成指标者奖,完不成则要受到惩罚。

  各个科室为了完成指标,开大处方,拿回扣,收红包,增加隐收⼊,从而导致各个大小医院象横生,药品价格虚⾼,胡收费,老百姓觉得看病越来越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医生拿回扣、收红包现象很普遍。各个药厂的医药代表,为了推销自己的药品,走进各个医院,给主治医生,医院院长,药房主管,药剂师甚至护士等按照销售药品的多少给一定数额的回扣。

  就以国內某生产先进的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的厂家来,由于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一般终⾝使用。为了争取病人资源,制药厂对第一次开出胰岛素的医生,教学医院每例给医生回扣400元,三甲医院每例200元,二级医院每例100元,以后每支胰岛素給20元的回扣,且是只要开药就可以立刻拿到钱。

  几年间,这家药厂送出去的医药回扣就达三四亿元,拿了回扣的医生就更不知有多少了?靠着医药回扣,这家药厂销量大增,在国內同行业排名中名列三甲,经济效益大幅提⾼。这些现象在各个医院很普遍。最终的费用只能由患者来买单了。

  其二是过度医疗。所谓过度医疗是指医生违反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脫离病情的实际需求,实施的不恰当的、不规范的,不道德的医疗行为。

  比如,现在许多医院,对不需要安装心脏支架的患者,被医生建议甚至要求安装心脏支架,医生甚至会严肃的告诉患者,如果不听我的话私自出院,后果自负。

  在利益的驱动下,无论是医院的负责人还是医生,都愿意给患者装支架,因为这背后隐蔵着‮大巨‬的利益,患者就是他们的摇钱树。

  据可靠资料,国产心脏支架出厂价一般为3000元,卖到医院价格涨到了13000元。进口心脏支架到岸价6000元,用在病人⾝上每个涨到了20000元,利润堪比‮品毒‬。

  医院为了创收,病人装一个心脏支架一般需要花费2到3万元。有时一个手术需要两到三个支架,加上其他的耗材,一台心脏支架手术就需要花费10万多元。在这十万元当中,医院除去各种费用最少可以获得3万余元的利润,而医生可以每个支架获得两三千元的回扣。

  过度医疗还表现在过度检查。

  比如患者得了一般的感冒,本来开点药或者输就可以解决了。

  医生诊断后告诉患者,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和⾼度的责任心,医院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检测来确定病因。医生还指出,仅仅做B超并不能完全体现病情,还需要CT等相关检测手段,才能完全‮实真‬地反映出病情,这样一个只需要十几元或者几十元的药就能治好的感冒,往往要花几百元甚至几千元。

  其三就是大处方。在医生所开的复方药中,有不少处方是与病情无关凑数的药,为的是托⾼药费。这种现象在一级,二级医院中很普遍。

  病人的病情也许一种药就可以治好了,但医生往往给病人开好多种药,其中可能只有一两种药起作用,其他都是辅助的。而辅助药中,最常用的就是中成药,因为这些药副作用小,医生不需要冒多大的风险。当然这也与中成药给医生的⾼额回扣有很多大的关系,在中成药中,回扣占药价的30%或者更多。

  大处方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延长患者用药量和用药期。比如一般的感冒,药品一般开3到5天的药量就可以了,而实际情况是医生给你开了十天或者更长时间的药量。而大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医疗常识,被医生蒙在鼓里。

  其四就是‮败腐‬。许多‮导领‬⼲部及其家属看病住院不用花钱。

  就比如你这个‮长市‬和我这个卫生局长的家属看病住院,那个医院敢收钱?不但不敢收钱还要小心伺候,不然的话,医院‮导领‬害怕自己随时会下岗。那这些医药费从哪里来呢?只能有患者来买单了。

  ‮败腐‬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卫生系统是有后门和背景的‮员官‬,安排其子女、亲属的理想场所。

  医院里存在许多混混,可能占到医院职工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些人无所事事,工资奖金不少拿,医院又拿他们没办法。这些费用从哪里来?也只能是患者来买单了。

  其五是医生的道德⽔平越来越低。在以药养医的情况下,金钱已让许多医生们丧失去了起码的道德标准,钻到钱眼里去了。往⽇的⽩⾐天使,已变成了⽩⾐屠夫,患者受到宰割也就很正常了。

  于此同时,医生们的医疗⽔平却在不断的下降,用老百姓的还‘卖狗⽪膏药的越来越多’,许多的医师、主任医师、专家那都是骗人的。

  凡此种种,导致药价虚⾼,开处方,收费,百姓怨声载道。”王玥一口气了这么多,有点气,小海赶紧把⽔杯递了过。看着王玥喝完⽔,放下⽔杯,小海问:

  “‮家国‬不是一直在进行医疗改⾰吗?”

  “是在进行医疗改⾰,可就是换汤不换药。”

  “这是为何?”小海问。

  “很简单,一群享受着公费医疗的人在谈论如何进行医疗改⾰,就像一群狼在研究如何改变羊的生存状态,结果能如何?如何能公平公正?要公平岂不是要从他们自己开始,先割自己的⾁?”

  “那就没有办法了?”

  “办法有。除非‮央中‬
‮导领‬从自己开始,打破特权,把自己也放在平民的位置,大家享受同样的医疗待遇,那样改⾰就有了动力,‮家国‬医疗条件就会得到快速的改善,原因很简单,‮导领‬⼲部也要排队看病呀。”

  “呵呵,这种可能不大。”小海笑了笑。

  “不打破特权的任何改⾰那都是骗人的改⾰,注定不会成功,医疗改⾰也是如此。”王玥。

  “‮家国‬的事我们管不了,你看看我们能为古城百姓做点什么?”小海问。

  “你是‮长市‬,在可能的情况下,财政上多拿出一些钱来,改善提⾼基层医疗条件,为那些看不起病的人提供一些帮助,除此,我们还能做什么?”

  “你这个想法不错,我一定尽力。你作为卫生局长是不是也要想法多约束一下各个医院,不要让他们做得太过分。”

  “是,‮长市‬,我回去马上就办。”王玥俏⽪地。

  “但愿我们‮家国‬的医疗保障事业改⾰能取得实质的进展,那样老百姓就不会再为看病发愁了。”

  “但愿如此”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