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阅书屋
首页 > 仙侠 > 七寸 > 第25章 天龙寺传奇

第25章 天龙寺传奇

目录

  无奈,赵彤只好给王风打电话,很快,接到赵彤电话的王风轻步走进来。

  老和尚原本双盘坐,五心朝天,双手捏诀,闭目养神。一股强大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气息异常熟悉,正是他幼时出家学过的一种功法天龙神功。这人居然会佛门的天龙神功,而且功夫已经不是一般的深厚。老和尚睁开眼睛,一见王风,立时大惊,竟然噌地一下站了起来,惊声道:“你本为道家弟子,为何身怀天龙神功?”

  赵彤也脸不解地看着2人,心想,怎么会这样?

  王风也愣住了,他根本不知道老和尚在说什么,疑惑地说道:“我是武当弟子,俗话说佛道本一家,宇宙洪荒初开,哪有佛道之分,是后来人为了开宗立派拉拢信众,将之区分开来。不知我说的可对?”

  “嗯,有理,请坐,请坐。”至善老和尚谦让地伸手让道。王风见老和尚坐下了,也就不客气地坐下来,赵彤也在王风身边的蒲团上坐下,3人成三角形坐着,只是王风和赵彤离得近一些。

  “青云子道长是你什么人?”至善问道。

  “是家师。”王风说道。

  “我和你师父已经有10年没见面了,当年我云游路过武当,在武当山颠讨论了几天几夜佛法与道法,印证之后,深感修为进境惊人。那时你已经离开闾山出去闯了,说什么去寻找武当镇山之宝双剑。十几岁就离开师门,也算是够勇敢了。不想如今遇到了好友弟子,实是缘分啊。你能说出佛道本一家这句话,足以证明你当年在山上没有白用功。你师父他的身体如何?”至善关心地问道。

  “很好,除了修道,就是上网友,偶尔下山约会友人,或者出去旅游,生活很惬意。”王风笑道。

  “哈哈,嗯,有意思,我只明白手机怎么用,他都能上网聊天了,厉害。”至善笑得很开心。

  “最近,他在网上开了个博客,讲授他的道法心得,很受道派研究爱好者的喜爱。”王风将师父最近做的事如实说给至善听。

  “他是个不安分的人,这也是好事。学了一肚子道法,总算有了用武之地,这样总比烂在肚子里强,好啊。”至善由衷地说道。

  “大师,刚刚我一进来时,您因何如此惊诧?还说我身怀天龙神功,不知这天龙神功是什么功法?”王风疑惑地问道。见王风真的不知内情,老和尚心情放松下来,就问王风为何身怀天龙神功,王风就讲了自己的离奇经历,当然省略了从江处得来玉石的那段经过。要说这些,还得说自己是神偷门门主的事,而神偷门是天下间最神秘的门派,千百年来都是如此隐世避居的,自己也不能破了这个规矩。

  他将那片红光没入身体的事说了,还有他做的那个千奇百怪的梦,到处都是龙,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数不胜数。至善听完,大是不解,世间居然有这等奇事?

  说完,伸出手来,示意王风将手递给他,王风挪了挪身体,将手递过去。至善中食二指轻搭王风脉搏,眉头越皱越紧,好一会,至善放下手,说道:“你受过很多次伤,有些伤足以致你死命,但你都顽强地活了过来。你的内丹功是被一内家高手生生打散的,存于丹田的真气如水银泻地,散于经脉。机缘巧合之下,你又得到了很多高手的内息,里面佛道内功混杂一处,竟然还有藏边佛教的欢喜禅功,这就是你夜夜无女不的原因之一。自古正不两立,你的丹田被两股气息破坏殆尽,再无可用之处,那些内息便潜伏在身体经脉里,若没有天龙神功之助,你此生不但功力在难寸进,还会因此痛苦一生。是天龙神功将那些气息全部收入囊中,慢慢地释放出去,变成有利于你的功力。你已经产生了某些异能,只是不想运用,这是你的聪明之处,绝技都是在保命的时候用的。唉,想不到玉石里居然藏有天龙无上内功。这块玉石定不是这个世界之物,如是,也是来自于远古,那个时代是龙的世界。”

  老和尚说话的时候,神情是向往。

  王风被老和尚说中了,便道:“大师是怎么知道的,是通过脉象?”

  老和尚说道:“是的。”

  王风大为敬佩,说道:“大师果然是高人。”

  老和尚谦虚道:“你我相见就是有缘,你此生多灾多难,幼时孤苦无依,与我年轻时经历相仿,只是我选择了皈依佛教,你进了道家。呵呵,没想到你却在因缘巧合之下获得了天龙神功,具有佛道两家功法。我手中有一本天龙神功图谱,只有3幅图解。”至善老和尚冲外面喊了一声,一个小沙弥跑进来,至善代他去藏经阁取一个盒子,说出了盒子放在哪个格子,什么样的盒子。至善问小沙弥听明白了没有,小沙弥点头表示明白了,然后就快步跑了出去。

  10多分钟后,那个长相清秀的小沙弥捧着一个紫檀盒子走进来,小沙弥伸双手恭敬地将盒子递给至善。

  至善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取出一本古书,古书很薄,只有几页丝绢织成的书页“这是我当年云游的时候无意间得到的一本书,应是孤本,是当年天龙寺的镇寺之宝,这3幅图,看似简单,实则极为复杂,你参悟一下吧。”

  位于老哈河中段的辽宁省建平县三家蒙古族乡更是一块吉祥福地,人间净土,闻名海内外的清代著名寺庙--天龙寺就坐落在乡政府院内。今天的天龙寺前仍有两棵硕大的枝干横斜、苍郁古朴的古树,它斑驳的老干、巨大的树冠历经风雨近千年,而今依然郁郁葱葱、傲然立;旁边高高的水泥柱悬挂著一口古锺,锺口铸有八卦图形,中间有蒙古文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奕奕生辉,敲击此锺,如雷贯耳,声闻百馀裏。

  天龙寺俗名红大庙,始建于辽代,因其大雄宝殿为楼阁式,外墙涂以红色,整座建筑红柱朱门故民间又将其称为红大庙。天龙寺坐落在小北山前,寺前有小河蜿蜒西。该寺于清康熙年间重修,占地八百亩,建有经堂佛殿四百多间,鼎盛时期有住庙喇嘛近百名,它最前面是三见天王殿,殿前有长三十米、宽二十米的月台,殿内有四座天王神像,各持蛇、宝幢、琵琶、宝剑、脚踏八大怪,形象威严;两侧有门,二殿三间,殿内供奉无量寿佛和十八罗汉,塑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三殿五间,供奉大悲金刚佛,亦称千手千眼佛或四十二臂佛,佛像泥塑金身,高四米,旁边为侍立神像;最后大殿即二十五楹的大雄宝殿,建筑和陈设宏伟壮丽,大殿为二层楼阁式,雕梁画栋,气势恢弘;殿顶有三米多高的鎏金宝刹,熠熠生辉,前后檐用双层斗拱装饰。大殿上层为佛堂,正中供奉佛祖释迦牟尼,两侧是文殊、普贤菩萨;下层为经堂,重修时奉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宗师佛像,经堂也是念大经的大殿,寺院中的每座殿宇都是青砖灰瓦木架结构,均建筑在石台基之上,并有石台阶。殿宇屋脊形式各异,有重檐歇山楼阁式,有单檐歇山式,有硬山尖山式,有单檐卷棚式。整个建筑群绚丽多彩而又不拘一格,每座殿宇额枋都有形式多样的彩绘人物、游龙、飞凤、禽鸟和花卉。殿内墙壁上绘有彩佛教壁画,泽浑厚、金碧辉煌。屋顶上的龙吻,垂兽和脊兽形态各异、神态生动,与建筑物协调一致,建筑物上的砖雕别具一格,有珍禽瑞兽、山水花卉、吉祥图案等,其中多为浮雕,形神兼备,巧夺天工。大殿旁有东西配置各三间,西三间存放经卷,东三间供奉道什德,是凶像可怖的二十六个武神,两侧有兵器架,摆刀、、剑、戟、斧和黄幡旗,供桌下摆放著木制的神犬、神虎、神豹、神狼、神雀模型,形态真,这些禽兽都是武神的随从和法宝。寺内还建有东西厢房各八间,西八间内存放寺院各种物品,东八间为居士信众拜佛祈祷休息之用。西厢房外是寺院庙仓,北有一单独小院住喇嘛;东厢房南侧有一跨院是老爷庙,即关帝庙,有山门、大殿,山门内塑有两匹马,马为红色,各有马童一个。三间大殿内供奉关帝圣像,泥塑彩绘高三米,神态威严,周仓、关平的神像侍立两侧。山门外有石狮子一对,不远处有两个石头做的旗杆座子,上木旗杆,高达三丈有馀。寺院迄北一百米远处建有白色佛塔,塔基三米高,四周用砖砌花墙围绕,塔高三十多米,上有金属塔顶。

  天龙寺在清代盛极一时,这裏离喀喇沁王陵不远,只有十几裏,喀喇沁王爷谒陵祭祖扫墓时,都要路过天龙寺,并到庙裏休息小憩、吃点心、打茶尖;清代的王公大臣也都经常光顾天龙寺,因此当时寺院名气很大,声名远播海内外。清乾隆末年时,为保住皇位,以祭奠喀喇沁王陵为名,派心腹大臣刘墉,到王陵破喀喇沁王已成气候的龙脉,刘罗锅心裏有鬼,胆颤心惊,不敢在王陵衙门内住,就偷偷的住在了天龙寺,晚上套上早就备好的八头大犍牛,悄悄地上了牛蛋山,用金铧犁豁出了一条深沟,活生生地挑断了这条雄龙的龙脉,将这条雄龙给骟了,当晚,山上刮著黑风,沟裏淌著血水,不时传来恐怖的叫声,刘罗锅深一步浅一步脚骨悚然地踉跄爬出深沟一路小跑返回天龙寺,快到天龙寺门口时才惊魂稍定,长出了一口气,回头看看身后、左右,定了定神,没走几步就觉得硌脚,刘罗锅有气无力地挪到大门西侧的那棵古树旁,手扶古树,下鞋在树干上磕打鞋裏的泥沙,这一下不得了了,人似的刘罗锅一疏忽不知不觉把尾随而至的龙蛋山的龙种给抖落到树干隙中去了。

  到了清光绪年间,这条雄龙得人间香火,受华已久,逐渐恢复了元气,总嫌天龙寺寺小沟浅,就老想到外边的世界去腾飞逍遥,不时偷偷地出来,搅得寺院和附近人心惶惶,犬不宁。一天,天空响晴响晴的,突然西北方飘来一小块乌云,这块乌云到寺庙上空就不走了,轰轰的闷雷响个不停,眨眼间乌云四散,天地黑忽忽的。忽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一道刺眼的闪光之后,接著就是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古树被劈成两半,这条雄龙被从天而降的观世音菩萨降伏在天龙寺大雄宝殿之下,并受佛法持戒,永久地修成正果了。寺院从此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被雷劈成两半的古树也分成两个叉,远看就象那条雄龙的两只龙角,人们从此就把这棵古树称做龙角树。以后,凡到天龙寺烧香拜佛的人,每每都到这棵古树下烧上“三柱香”磕上几个头,以祈求苍天保佑,赐福于虔诚的人们。如今,这棵茂盛的古树,每到春天,树银花,异香扑鼻,两只高高的龙角格外引人注目。

  天龙寺到解放前,寺内还有十几个喇嘛,有二百多亩土地和菜园,十多匹牲口,几挂大铁车,喇嘛们还过著充实、平静的生活。

  接过图解,王风开始翻看,这竟然是3幅男女合的图解。图中女子栩栩如生,连做事时兴奋的表情都清清楚楚,男人也一样,眉目眼角都刻画得异常真。只是这图中的男人女人姿势极为古怪,但下体都是连着的,绝不分开。

  男女身上都画着红色的细线,是用朱砂浸上去的,应该是经脉的走势。

  位之处,则是黑点。

  就这本书,单以文物价值而论,就可以称为绝世之宝。再加上它的武功价值,则更是无价。

  就如极品宝玉一样,无价可估。

  赵彤离王风很近,她感到好奇,就凑过去观看。一看之下,脸色瞬间羞红。这跟**图没有什么区别,赵彤是成年人,自是明白这些动作的。

  老和尚微笑道:“呵呵,早晚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可害羞的,你们如能参透这本书,双方都将受益无穷。回去吧,我只给你们3天时间,无论参透与否,都要将书还回来。”

  王风连说谢谢,临走,将一张写有100万RMB的支票放在榻上,什么话都没说,便拉着赵彤匆匆离开了灵隐寺。

  望着2人离去的背影,至善笑道:“孺子可教也。”将那个小沙弥喊进来,吩咐他将支票送到住持那里去,就说是一个施主捐的。

  小沙弥高兴地去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