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阅书屋
首页 > 仙侠 > 七寸 > 第14章 截脉手

第14章 截脉手

目录

  王风的这声发自于丹田的大喊,果然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王军一听这个自称女人表弟的张家小二嘴里忽然喊出了自己的名字,浑身一颤,手中的一张麻将牌在他缩回手的时候,一下子掉到了地上。

  麻将牌先是掉在地上,然后弹起来,碰到桌子腿上,发出“当”的一声脆响,在所有人都惊怔住的静夜里,很是响亮。

  就在王军有一瞬间失神的工夫,王风动了,他一步就跨到了王军的身侧,手快速探出,有如闪电般向王军抓去。他抓向王军手臂的这招是虚招,因为他知道王军一定会闪避,虚招是为了分散王军的注意力,制造抓人的有利时机。这个王军不愧是贼王,反应够快,瞬间的失神后立即就明白过来,来人是警察,自己暴了行踪,被盯上了。一推桌子,借助这股推的劲力,迅速闪避,椅子被他带动着向后面的墙上撞去,顶部与墙接触发出卡啦一声,椅子顿时碎裂,可见王军的爆发力有多强。王军借势闪身,退避,动作连贯,毫不逊于王风的闪电攻击。显然也是一个练家子,可惜他遇到的是王风,学武讲究的是悟性,一个不喜欢练武的人,你就是如何他练,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当你自然而然对它产生了兴趣,悟进去之后,就会一切顺利,水到而渠成。

  王风随即再进半步,左手顺势抓向王军的裆部,即使一个常年苦练铁裆功的人,即使是一个太监,也会下意识地去防护或躲闪,这个地方是一个男人最要命的地方,是拼了命也要护住的。先声夺人,攻其必救,王风的攻势十分凌厉。

  王军一个后闪的同时,还没有忘了将桌子掀翻,并顺手抓了几张麻将牌。在如此近的距离里扔向了王风。趁王风闪躲的时机,又向后退了一大步。

  就在这狭窄的空间里,两人展开了近身搏战。

  几招过后,王军已经无法向后方继续躲闪,因为后面已经是墙了,可谓是躲无可躲,避无可避。此时,王风又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微曲,攻向王军的咽喉,王军则双手以一只手来格挡,另一只手成拳,击向王风的面部。

  王风右手成八字掌,挡开王军的进攻之势。之后,左手迅速成拳,收回一半后以崩拳的崩劲击向他的小腹。此为虚招,而后又向他的脸部攻去,似虚似幻,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得王军只好被动地去防护格挡。一时间,王军手忙脚起来。

  几招过后,王军也适应了王风的打法。由于空间狭小,两人互相都有拳脚招呼到对方身上,王风内伤未愈,背冲撞拓宽的经脉一直没有好利落,挨了几拳后,内腹涌动着的血气,似要沿着腔往外,被他强行压制住了。为尽快结束战斗,王风忍着内伤,瞅准机会,右手虚晃,伸进王军的防护圈内,一拆一挡间,将王军护着脸的那只手拨开,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地锁住了他的咽喉命脉。他还想顽抗,王风的右手拇指、食指二指,用修炼多年的截脉手法,快速一捏,就见王军已萎顿倒地,然后王风迅速给他戴上了手铐。

  截脉手是一本古谱上记载的,为内家拳秘技,已经失传多年。据说这门功法极为怪异,若手法的轻重掌握不当,极易致人重伤或死亡。当初偶然得到这本奇书后,出于少年心,就着师父让他教。由于王风悟性高,很快就掌握了这套功夫。截脉手由上古三大奇书之一的《黄帝内经》演变而来。这部内经被古代高士和民间方士视为大经大法,它阐明的尊生疗疾之理,以及它对“十二经脉”的论述,为传统医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直被后世奉为圭臬。人体的“十二经脉”运行之道是至关重要,又非常玄微的。为了探索和求征“十二经脉”的玄机奥秘,武当几代精英锲而不舍地花费了近百年的时间,经过修身炼,参悟人生长寿之法,逐步将医学与仙学相贯通,终于在“胎息”境界中证悟出“十二经脉”玄妙的运动规律,揭示了数千年来所失传的“十二经脉”真谛,并将古圣人所隐秘的部分详尽剖析阐明。

  截脉手就是根据人体的重要血脉络走向,适时截断其血的供应,造成人暂时失血休克,长时间的还会造成死亡。武当历代道人没有几人练成过这门功夫,师父只是觉得古谱上对经脉的论述很透彻,就对王风进行了指点。

  这本道家古谱认为,宇宙是个大天地,人体是个小天地。人乃天地之精灵,人体即是“天体”的一个缩影,其太阳系的天体结构在人体内都有,但隐藏着。而许多修行者在修炼到一定的程度时,有月会合境界,就能见到太阳、月亮、星辰。所以道家讲:“大道在自身,身外无道”也就是说人体己具备天地之全璧,应予珍惜修养。武术中所说的“天人合一”是说宇宙有无形无象之三的循环轨道场在运行“五运六气”才能有夏秋冬的四季变迁。人体之内有无形无象之三的循环轨道场即十二经脉路线在运行“五脏六腑”才能体现季脉弦、夏季脉钩、秋季脉浮、冬季脉实的脉象变迁。在宇宙间若没有自然大道的运动场,其月星辰即不能有规律的运行,万物也不能生长。在人体内若没有“十二经脉”的运动场,人就没有生命。

  书内记述有“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等语句,是说人体之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生化能量无形难辨。但是,当古人在阐述五脏六腑之“十二经脉”的机理起源时,却是从很微小、很暂短、一霎那、一瞬间而不到一个呼吸的往返运动为起点,再沿着这一个微小呼吸,由一呼脉行三寸,一脉行三寸的推移来“推之大之”就可能演化一秒、一分、一刻、一时、一、一月及一年的五运六气运行。几百年来,经过历代武林前辈们的刻苦研究,反复推敲、论证、演练,截脉手法也趋成,并逐渐成为一种应用于武术技击中的实用功法。

  这一功法极难练习,它要求练习者对人身的重要位、血经的脉等知之甚详,脉即血脉,为气血存在的先决条件,又是血循环的通道,而与呼吸之气相应而动。经脉就像地面上分布的河,全身的血均汇聚于脉内,形成封闭的循环系统,它内联于心脏,外布于皮肤。经脉之气始受于肾之先天,滋养于脾胃后天,是中之气,本原于营卫之气。营属血,卫属气,营气行于脉内,卫气行于脉外。脉中之血不能自动运行,必须靠气的推动而布达全身,正因为气推动着血脉运行,人体才维持着的相对平衡。其中,气如风箱之鼓动,血似江水之博览,气血沿着脉道上下往返,流行不止而循环无端。在对气血运行机制有了透彻的了解后,才能练习截脉手。

  王风每天对那个标了人体位的木头人击打千次以上,从单一的手法,到复杂的手法,反反复复,打得手肿难忍,也不能停歇,练完后,就用师父配制的秘方洗手,消除肿。然后再练,直到练成这门绝技。

  例如,头部的两侧有左右各自不同的升降进退运动机能,只是运动路线复杂,所以感觉不太分明,仅感觉其复杂的经脉升降运动机能由头部至颈部而止。在实战中,要截住颈动脉血动,则要求实施者掌握时机动作精准,出手要快,不偏不倚才行。

目录
返回顶部